兩人論道的紐帶,不是棋盤,也不是陰陽道圖,乃是一個古剎。
青山古剎,背景荒涼。
雙方像是坐在一個荒廢的寺廟之內,窗戶破爛,陰風陣陣。
地板不平,坑坑窪窪。
盡頭放著一個泥塑的佛像,並且佛像的表面全是裂紋,應該歷經了一段悠久的歲月,甚為滄桑。
“咚、咚、咚......”
畫面中,迦葉佛祖席地而坐,一手豎在面前,低眉誦經。一手拿著小木錘,敲打著顏色暗沉的木魚。
低吟的誦經之聲,在廟中迴盪。
陳青源像是一個拜佛的信徒,同樣坐在泥地之上,面朝著佛祖,臉上寫著一絲迷茫,不知身處何地。
“這是佛祖的悟道之地嗎?”
史書記載,迦葉佛祖曾在一個破廟之中誦經數百年,一朝頓悟,明確人生的方向,隨後入世,一步步走到了大世的頂點。
根據識海中的一些古籍內容,陳青源有此猜測。
可能這裡正是迦葉佛祖的悟道地,被歲月法則復刻了出來。
陳青源與佛祖的論道,不是打上一架,而是用心去參悟佛祖誦讀出來的經文。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
佛言如鬼魅之音,朝著陳青源的耳中鑽進,絲絲縷縷,像是很多隻蚊子圍繞著腦袋飛轉。
起初,有一些頭疼,不太舒適。
慢慢的,陳青源大概能聽懂迦葉佛祖的誦經之語,可以在識海中翻找到誦讀的原文經書。
“聆聽佛言,盡力而為。”
陳青源緩緩閤眼,努力去跟上佛祖的節奏,明白這篇佛經的真正含義。
與佛有緣,並非玩笑之語。
短短數個時辰,陳青源便進入了狀態,跟著佛祖敲打木魚的頻率,低語念出了經文句子。
“嗡——”
一圈圈金光法韻,以陳青源為核心,朝著周圍擴散,祥瑞溫和,好似超脫,不在五行之中,不被天地束縛。
這種特殊的感覺,陳青源很難用言語去形容。
身處雲霧,於雲海之中翻騰,肉身輕飄飄的。
又似在海面上行走,明明不動用任何手段,也不會下沉。步步落下,點出一層層漣漪,泛起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