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這個事,芬眾那邊要回購了。”沈楠鵬有些疲憊的說道,“今天收盤前的跌幅肯定會收窄的,後續怎麼樣,其實還是要看整體的業績。”
曹國威再次重申立場:“嗯,新浪這邊沒法繼續了,等到過了現在的敏感時間再宣佈,另外,我在芬眾的董事席位也會合適的時候辭掉。”
這是他能做的極限。
同樣也是表達不滿。
“芬眾的問題現在看來確實很大,這是他們需要內部整頓的。”沈楠鵬一句話評價後就繼續說道,“但新浪還是需要繼續往前,既然這樣不行,那就直接用資金吧,新浪確實需要更穩固的股權架構才有利於長期發展。”
曹國威不語。
沈楠鵬給了自己更有力的支援:“紅杉這邊可以提供資金,這周我們再去找方源和中信來溝通這個事,徹底結束新浪這些年的震盪。”
曹國威的心情有所緩解,知道這是略過了芬眾的事,要往前看。
他聽沈楠鵬這樣說就知道對方心裡已經有了規劃,直接問道:“我這邊管理層需要出多少?”
“新浪的大股東持股至少需要9%,按照現在的股價來算,這樣操作需要募集1.8億美元左右的資金。”沈楠鵬認真的說道,“你們管理層這邊需要30%的資金,我們三傢俬募可以作為提供資金的LP,另外,還可以再找公司提供貸款,這樣就能實現對新浪的MBO。”
曹國威默算手中持有的股票價值。
“你們管理層先減持手裡的股票,新公司的MBO價格內部溝通,等到實施的時候,一股變多股。”沈楠鵬勸道,“新浪這些年,其實大家也都是希望能夠結束混亂狀態的。”
簡單說,管理層與三傢俬募成立新公司,新浪向新公司出售股份,私募們只提供資金,尋求資本回報,不參與經營管理。
至於之前為什麼不這樣做,因為芬眾的資產出售可以共贏,成本還低。
曹國威思量許久,點了頭:“那就年前再見面聊聊。”
沈楠鵬鬆了口氣,說道:“好,我們是相信新浪未來的。”
這樣的MBO需要募集更多資金,短時間裡完成不了,也需要更多的工作,但確實可以接棒芬眾的失敗。
“新浪必然會再度崛起的。”曹國威說話直白,“投入的錢都會獲得回報。”
生意就需要講回報。
兩人又聊了幾句,就在即將掛電話之際,曹國威想著沈楠鵬人脈廣,訊息靈通,問道:“那個過山峰是什麼來頭?”
“不知道啊。”沈楠鵬也頗為苦惱,“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但它這次的調研很紮實。”
只能用紮實來形容它接地氣的調研了。
曹國威有些疑惑:“真不知道?一點訊息沒有?”
“我只能說,它的股權設定很專業。”沈楠鵬這樣說道,“查了,沒查出來,拐了好幾道彎,但基本確定是國內的人,就不知道是香江還是內地。”
曹國威問道:“為什麼?股權結構有線索?”
“股權結構最終的指向是落在新加坡。”沈楠鵬沉吟道,“但如果是美國或者歐洲的機構,它們通常可以不用這麼麻煩。”
曹國威明白了。
他掛掉電話,本想再看一眼芬眾的股價,但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從第二天的新聞看最終的結果。
芬眾的慘烈是逃不掉了,按照沈楠鵬的說法,大概是儘量不那麼慘。
……
1月19日,早晨六點,幾乎一夜沒睡的芬眾掌門人江楠春聽到手機鈴聲,幾乎有點麻木的點了接聽。
“喂,您好,江總,我是南方都市報的付國璋。”來電自報記者身份,“您對外界的質疑有什麼想說的?”
江楠春就一句話:“一切等公司公告,謝謝。”
他掛掉了電話,手機短時間裡也沒有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