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37 洗白夢

不光今日資本在等著百曉生的網站發展,四月完成B輪融資的IDG、啟明都在等待驗證業界的新機制。

按理說,如此機制之上必然會出現引流事件,但是,什麼時候出、出現什麼樣……這又有了一種不確定性。

不確定就代表著不穩定,而不穩定就會為網站的使用者目標造成壓力。

好在,俞興能扛壓。

百曉生的四月份十分忙碌,公司員工規模擴充到80人,除了四大城市的推廣團隊,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便是組建自己的運維小組。

俞興比較關心的是使用者資料,儘管之前外包團隊在資料保護方面做了脫敏加密、安全預警、訪問日誌等一系列的工作,但他覺得由自家團隊管理資料才能更好的保障安全。

畢竟,網站的使用者接下來也會在相對充裕資金的刺激下迅速增長。

5月9日,俞興迎來了一位新員工,也就是來自芬眾傳媒的常海傑。

百曉生在4月下旬的投放廣告工作裡有相當一部分建議都來自這位,而考慮到他的自身利益與行業背景,俞興與呂海穎、孔惠琳都比較相信他的判斷。

也因此,百曉生在4月20號完成了與芬眾傳媒的新合作協議,廣告投放城市沒有選擇全國範圍,只是增加了一個阿里巴巴總部所在的臨安。

同時,原有的六個月投放時間延長為一年,投放套餐調整為最高頻率的60次/天、30秒/次,總體合作價格從原來的456萬變更為1956萬,需要另補1500萬的差價。

這一項合作達成的非常迅速,一是價格在業內其實屬於頗為實惠的水平,二是百曉生的使用者增長在4月的曲線仍舊保持著上漲的勢頭。

4月的網站裡不是沒有內容,這家HR冷漠,那家公司壓獎金……諸如此類,十分之多,只是沒有那種能夠獲得媒體報道的事件,而在這種情況下的使用者增長,一大原因就在於芬眾傳媒的廣告滲透效果。

“常總,歡迎歡迎。”

俞興到樓下迎接的新員工,一見常海傑就十分熱情。

常海傑不同於先前來拜訪客戶,這次的態度就格外誠懇,一邊感謝乃至感激新老闆的迎接,一邊也恭喜公司的使用者節節攀升。

“常總,錢花了就得看到效果嘛,這一波和芬眾的合作就直接把我們新拿到的錢花掉了兩成。”俞興迅速的切換到正題,“你覺得這次的套餐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效果?”

去掉紅隼拿到的錢,百曉生融到了1000萬美元,簽訂一次投放合同就花了20%,饒是俞興,籤合同的時候也覺肉痛。

錢真的不禁花。

現在還有正在談的地鐵廣告投放……

按照大家商量的策略,既然打廣告就得把效果打透,這便又是一筆大的支出,粗略估計會把花錢比例迅速提到50%乃至更多。

捂不熱,根本捂不熱!

“俞總,你這麼喊我,我真有點坐立不安,你就喊我名字就行。”常海傑擺正姿態,“之前咱們公司的套餐是相對有價效比的,現在的就是不差錢的情況下的最佳選擇。”

“如果所有的公司都不缺錢,大家肯定都會選封頂的套餐。”

“之前我和孔總聊這個,這樣的支出從長期來看反而是投入最低的。”

“如果沒有別的營銷事件,現在先不算地鐵等場景的投放,按照咱們公司在過去兩個月裡的表現,我認為芬眾傳媒帶來的使用者增長能在50006000每天。”

俞興微微點頭,笑著說道:“這樣算的話,距離我和投資人聊的目標還差上一截。”

“單渠道的廣告影響是有上限的,50006000的效果可能也得持續一段時間才能達到。”常海傑就事論事,認真的說道,“俞總,我的這個判斷應該是比較準的,也在芬眾那邊和同事研究過。”

他不光研究,還專門給百曉生寫了份非正式的掐掉水分的評估,一是要為新東家展示態度,二是嘛……也得考慮跳槽到這邊的未來處境。

這樣一筆支出不是一個小數字,如果俞總和孔總他們不能理解廣告的效果,自己過來豈不是正好背鍋?

“行,這個我知道,百曉生未來一年的工作很重要,尤其廣告營銷這方面,既有硬廣,也有電視臺和網際網路的軟廣,這些都需要你多發光。”俞興笑道,“你可能還不知道,就是因為孔總對你的多次推薦,我這邊才下定決心挖你,畢竟,咱們先前有合作關係,我也怕出現風波。”

常海傑再次感謝了孔惠琳,雖然她比較年輕,但自己今後就要和她搭班子了,這又有引薦之恩,姿態和心態都要做好。

隨即,他有點好奇的問道:“俞總,咱們還要做電視臺的推廣?”

這是先前不知道的情況。

“是的,也是近期的一個決定,等下就讓孔總和你說這個,效果可能也會不錯。”俞興示意孔惠琳之後帶常海傑瞭解工作。

常海傑連連點頭,臉上已經滿是幹勁。

百曉生短時間裡獲得融資,又有很迅速的使用者增長,他願意跳槽就是想著再衝一波。

上午十點半,俞興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想著再看看資金使用的規劃,但屁股還沒坐穩就接到今日資本劉建凱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