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72 船伕

“王總,你知道美國的電動車公司特斯拉嗎?你怎麼看它?”俞興把錄音筆放在桌上,問到了如今算前沿的動態。

王川福知道特斯拉,略一思索,剛要回答就被打斷。

俞興補了句:“我以後見到特斯拉的馬斯克,也會問他怎麼看待比亞迪。”

“嗯……”王川福沉吟兩秒,還是說出自己的真實觀點,“特斯拉是富人的玩具,我知道它是做電動跑車的,但現在受金融危機的衝擊,生存環境比較艱難。”

俞興幫助船伕更新了資訊:“據說,特斯拉在上個月已經獲得了美國能源部高達數億美元的低息貸款,資金方面的困難暫時解決了,我有看馬斯克對這家公司未來的描述,他聲稱要用高階產品的錢來生產價格實惠的電動車,你認為這種路線有希望取得成功嗎?”

這確實是馬斯克自己的規劃。

俞興這一趟過來之前突擊瀏覽了特斯拉與比亞迪兩家公司的相關資料,關於前者的戰略,馬斯克06年在部落格上寫過一篇“特斯拉的秘密總體規劃”,提到公司的路線。

生產跑車→用掙到的錢生產價格實惠的汽車→掙到的錢繼續生產更實惠的汽車→實現上述目標的同時,提供零排放發電選項。

俞興自然知道,這樣一條從上往下的路線做成功了。

他比較感興趣的是,比亞迪的路線似乎是下往上的,現在的F3是緊湊車型,但後來還能推出頗受認可的仰望系列。

王川福本以為這個年輕人會和自己討論職場的話題,沒想到真和自己聊汽車,還是聊別人家的汽車,他仔細想了想,答道:“也許能成功吧,馬斯克畢竟是在矽谷,他的公司與我們也有不一樣的發展環境,世界上不是隻有一種成功,如果可以把尖端技術下放到更大眾的車型,為什麼不能成功呢?”

“我們也在進行電動車方面的研發,我們去年推出了F3 DM,是全球首款雙模電動車,我們在新能源的領域已經有技術積累,未來必然會在這方面有更大的進展。”

俞興微微點頭,問了個預期:“比亞迪去年的銷量很不錯,今年據說漲勢也很喜人,現在有年底和明年的銷量目標嗎?”

王川福有被品牌部的人提醒過,說這個年輕人喜歡用爭議來引導流量,他本來都想好如何回應對方對新能源領域的質疑,沒想到對方點頭之時顯得頗為認可。

他多看了兩眼俞興,答道:“我們今年的銷量有望突破40萬,你這個問題嘛,明年的目標,是要聽實話嗎?”

俞興笑道:“當然,我這趟來就是想聽聽國產品牌掌門人的實話啊,我覺得新能源領域是個很好的發展與超越的機會,比亞迪也有這樣的機會獲得更大的發展。”

王川福沉默一會,忽然問道:“你是因為巴菲特投資了我們才這樣認為嗎?”

“我知道這個訊息,但更多是驚歎巴菲特的眼光,畢竟,比亞迪現在的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俞興如此答道。

王川福點了下頭,回答上一個問題:“我們明年的對外目標是翻一番,也就是80萬臺,但我心裡更希望能夠突破100萬臺。”

俞興“嗯”了一聲。

王川福等了幾秒,沒等到更多評價,問道:“你不信我們能做到嗎?”

俞興點點頭,他曾經很好奇比亞迪怎麼會短短几年突然躍升,算是有一些研究,而現在這個階段……比亞迪明年有個挺有名的經銷商退網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自然完不成目標,從此進入很長一段時間的沉寂期。

王川福的臉色變得嚴肅了一些:“有什麼理由?”

“今年的銷量相較於去年挺暴漲的,既然是暴漲,它可能不是那麼常規的狀態。”俞興簡潔的說道,“如果以這種非常規作為基點,明年的目標恐怕會對經銷商造成很大壓力。”

比亞迪現在的車本身價格就不高,利潤空間自然也不會太多,一旦為了衝擊銷量,很容易出現不合理的政策,而作為連結消費者的經銷商,庫存與資金壓力都會很大。

王川福搖了搖頭:“你可能不是很清楚汽車的這個市場,我們的經銷策略都是經過測算的,這個漲幅,我們過去五年都在100%之上,明年也一定會這樣,如果你明年有時間,還可以過來找我一次。”

俞興忍不住笑了笑。

王川福直接問道:“你笑什麼?”

“我是覺得王總很坦誠,我因為創業時間不長,很喜歡找人交流,但之前的人在和我打過交道之後都不太想繼續聊,還有人說我破壞商業環境。”俞興說道,“王總約我明年再來,我有點受寵若驚。”

王川福狐疑的看了眼面前的年輕人,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很爽朗很陽光啊,不像是個掃把星。

至於商業環境,這樣一個年輕人說破壞就破壞了,那能是什麼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