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來自《計算機世界》的報道在內容上並不稀奇,它列舉的案例都是過去被許多媒體提到過的內容。
只是,它在整合報道之後的抨擊態度堪稱史無前例!
由此而來的是短時間登陸各大入口網站的首頁、霸佔微博熱門話題、刷屏百曉生論壇版面,以及,《計算機世界》的網路媒體平臺計世網也一度被擠到宕機。
《計算機世界》是在1980年就創辦的老牌紙媒,也是全國第一家行業報紙,同時因為時代與政策背景,它也是迄今為止的唯一一家獲得主管部門批准的中外合資報紙。
1991年,它首先開闢計算機市場資訊報價版,每週都會公佈各大城市主要電腦產品以及配件的報價,也就讓那個時候的很多人拿著報紙去逛電腦城,對照價目表談價格。
史玉柱當年沒錢,軟磨硬泡的在《計算機世界》上賒了半版的廣告,初中的周紅衣自學程式語言時就經常鑽研這份報紙。
甚至,24歲的馬華騰在1995年還在報紙上發表過一篇《BBS與FidoNet》的文章。
那時,企鵝還未創立。
如此一份見證華夏網際網路行業乃至影響不少業內大咖的報紙,它第一次以這種撕逼的方式下場,矛頭直指近幾年頗受非議卻又市值最高的網際網路巨頭公司,可能連它自己都沒想到會引起如此程度的軒然大波!
輿論瘋狂,不,可以說癲狂了!
受此最直接的影響便是企鵝白天的股價直接跌了5.3%,市值蒸發17.23億美元,摺合華夏幣是115.4億!
這種情況又立即增加了大家熱烈的討論與參與。
作為反應輿情平臺之一的百曉生,俞興這邊接到的承壓電話不止一通,算是擦邊參與,而同樣關注情況又覺猝不及防的幕後空頭劉琬英,她看到企鵝股價這樣下挫,忍不住順手撈了一筆,算是中度參與。
真正作為當事方的報社,或許是表明態度,或許是注意到潑天影響,深夜釋出一則宣告,表示了“爭論和異議不管對企鵝還是《計算機世界》都屬於無可迴避的客觀事物,因此,選擇忠於媒體使命,選擇忠實面對產業的客觀問題,選擇捅破窗紙、直面爭議”。
同時,報社也願意“虛心聽取各界意見,秉承三十年一貫的獨立、客觀報道理念,努力為公眾提供更加精彩、更富價值的內容”。
俞興估摸著這種輿論影響的壓力肯定也是作用於報紙本身了,但它應該能扛得住。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次被報道提到的人或多或少的都發聲了,有的依舊抨擊企鵝,有的認為報道只是整合而沒實際意義,有的則是……被好奇的尋找身份。
報道里提到一位知名投資機構的副總裁,描述了他“道路以目,暗地罵娘”的風采。
倒不是說這一點有多少的引人注意,而是,這次輿論聲勢過大,如果只有100人參與,可能沒人會去試圖分析細節,但1萬、10萬、100萬……總有人在關注邊角料。
劉建凱覺得自己真是被俞興給坑了。
他第一時間看到報道之後完全呆住了!
別人不知道,自己還不知道《計算機世界》裡提到的“知名投資機構某位副總裁”是誰嗎!!
他第二時間有些不安的給俞興打電話:“我靠,俞總,你……你看到對企鵝的報道了吧?裡面居然提到我了,你……這是你介紹來的採訪啊……怎麼辦?”
“什麼怎麼辦?”俞興反問,“不是沒提你名字嗎?你慌什麼?”
“沒提是沒提,我當時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要求不要提,但它這個描述……我靠,我們圈子很小的,記者寫東西又得不止一個人稽核,這玩意的底稿能沒有我嗎?會不會爆料出來啊?”劉建凱是真的慌。
俞興鎮定的說道:“你這算什麼,它都直接提我名字,更是在百曉生論壇首發,企鵝那邊已經找我了。”
“企鵝找你,你怎麼說?”劉建凱隱約猜到答案,又無奈道,“提你,你又不怕,你就那德性,我還得在圈子裡混啊……”
俞興平靜的答道:“沒得說。”
他又繼續說道:“你別急了,不要杞人憂天,真被人知道再說吧。”
劉建凱定了定心神,喟嘆道:“企鵝家大業大,你是……哎,你是真能扛壓!”
儘管這一點特質已經經過多次驗證,但每次被驗證的時候總還是忍不住提出來,從打工皇帝、上市公司到投資BOSS、業界巨頭,實在不能不說俞總這方面確實經驗豐富!
“不要緊張,看這次的輿論情況,你也算青史……不留名了。”俞興頓了頓,“重在參與吧。”
劉建凱一點不想重在參與,無奈道:“都是你禍禍的!你閒著沒事介紹我接受採訪幹什麼啊……”
俞興提高聲音問道:“我介紹是我介紹,你可以拒絕採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