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好說,我希望某一家公司能夠公平競爭。
——燈神想了很久,為難的說,我們還是聊聊你剛才那個願望吧。
百曉生在進行技術升級,但真正的百曉生像是樂觀又譏諷的活了過來。
受到俞興這種蘇聯笑話的激發,不光他的微博下充斥了類似的段子,微博熱門話題上也開始出現#知名不具#的字樣。
大家創作笑話,並紛紛主動的避開了名字。
針對這種情況,俞興又編織了符合場景的新笑話。
——我說了一些諷刺笑話,一家知名公司的高層怒氣衝衝的過來斥責我。
——我說,我又沒提你公司的名字。
——他說,我在這家公司工作那麼久,你以為我不知道你說誰?
這種笑話被關注著動靜的劉建凱復刻到今日資本的酒桌上,直把徐欣逗的哈哈大笑。
劉建凱也覺得有意思:“以前怎麼沒發現俞總那麼幽默?”
徐欣既笑且擺手:“你以前要是能發現,生氣的就是你了。”
劉建凱覺得BOSS的這種心態就很映襯俞總的新笑話。
不同於百曉生的垂直,微博平臺天然的就是適合碎片化傳播,它的機制本身就具有裂變性,也由此幾乎要把已經漸漸熄滅的企鵝輿情重新鼓譟起來。
#知名不具#、#道路以目#、#笑話新編#……
短短三天時間,俞興在微博上的粉絲竟然來了個大提升,迅速的直逼200萬,已經比許多知名明星都高。
這種情況真的讓企鵝的一些高層坐不住了。
因為新浪微博的競爭關係,他們只能嘗試在自家的企鵝微博上隔空回應。
其中,之前聯絡過俞興的副總裁葉華宇公開喊話:“我勸俞總認真的把網站升級好,如果十五天的時間不夠,未來不知道需要多少天呢。”
俞興壓根不畏懼這種打嘴仗,直接截了這位的圖,又評價道:“我知道你有吊,但不用動輒就要在公開場合脫褲子證明給大家看了。”
隨後,他又引用了餘華的一句話:“吊毛出得比眉毛晚,長得倒比眉毛長。”
葉華宇大怒,隔空抨擊俞興:“百曉生沽名釣譽,俞興不過是為了商業利益而已,看他那麼粗俗就可見一斑!”
俞興回應:“又不是我說的,是餘華說的,就你們高雅,來來來,我想到新笑話了。”
一個與企鵝高管碰撞的笑話誕生。
——“您好,您是餘華嗎?”“不是。”“您是劉震雲?”“不是。”“您是路遙?”“不是。”
——“那麼,你說話太粗俗了。”
說話粗俗的俞興沒有在微博被封號,反而,他的粉絲量進一步的快速增加。
這種從輿情中延續過來的巨大流量讓《非你莫屬》也頗為眼饞,他們不管這這那那的,反正也不是一個體系,直接電聯俞興,邀請他來出席最新的錄製。
俞興有一陣子沒來錄製,也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節目一開始錄製,主持人張少剛就故意含蓄:“俞總,你能表演一個那個嗎?就是那個,那個啊。”
俞興臉上作恍然狀,即興編織新笑話,繪聲繪色的說道:“假設我參加一個行業會議,旁邊一個人開始說笑話,我該怎麼做?”
錄製現場一片寂靜,紛紛等待下文。
俞興表情變得嚴肅:“我當然要立即阻止這種反鵝宣傳!”
錄製現場笑到一片混亂。
張少剛這次也跟著笑,等到控制情緒後還是問了個問題:“俞總,你這次很有勇氣的面對行業競爭,但也遭受了非議,甚至網站都需要進行‘技術升級’,你怎麼看待這個事?怎麼看待別人說你沽名釣譽?”
俞興不以為然的說道:“我又不是第一次被別人說成沽名釣譽,百曉生作為一個平臺,確實會碰見不少公司或好或壞的問題,但你知道別人為什麼只說我沽名釣譽,而不是罪大惡極嗎?”
張少剛察覺到笑話的氣息,伸手示意。
俞興認真答道:“因為,我踩在一家知名公司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