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軒有些遺憾,但也沒太在意這個事情。
很快到了班會,見到輔導員,也見到來自天南海北的同班同學。
輔導員和藹可親,進行各項安排,又給出了班級群的QQ群號。
陳志軒開啟手機QQ,申請加入。
等到大家登臺一一介紹之後便到了自由交流的時間,前排還記不住名字的男生忽然回頭招呼道:“來來來,加個微信班群。”
陳志軒納悶道:“不是有個QQ群嗎?”
男生撇撇嘴:“輔導員都是老古董了,加什麼QQ群啊,QQ都是高中生才玩的。”
明明剛脫離高中生身份沒多久,但界限似乎非常清晰了。
陳志軒一邊拿出手機,一邊覺得這個邏輯不太對,QQ是怎麼既老古董又高中生的?
但他也覺得微信還挺簡單的,用起來也很順暢。
或者……
陳志軒加進了微信班群,腦海裡琢磨出一個詞。
簡潔。
九月的開學季十分喧鬧,來自微信公司的最新產品便在這種喧鬧中悄然進駐校園。
俞興在這方面有著十足的經驗,又拉著鍾志凌、呂海穎等人查缺補漏,確定完善的校園活動。
既有線上論壇,也有線下推廣,前者人工設定鄙視鏈,後者招募兼職、專職來劃定片區。
既有宿舍的挨個登門,也有協會的整體驅動,前者打入內部,後者製造從眾。
既安排迎新物料,也張貼校內海報,以及,部分學校還與校園媒體進行推廣合作。
來自紅隼的最後一筆資金沒有選擇傳統媒體,也沒有選擇線上廣告,幾乎有一半都是投向了校園行動,進而又明顯的看到了裂變的效果,其中,二次增長的最大群體便是家長。
不同於七月和八月的自然增長,九月剛一開局,獲得資金支撐的校園活動便立即催動了微信的使用者群體獲得躍升式的增長。
資金在燃燒,校內在行動,漸漸的也就引起了外界的注意。
移動公司裡有一位中層總監虞國豪恰恰與飛信團隊進行對接,孩子這個月考入大學,沒多幾天便發了軟體讓自己使用,還聲稱比飛信好用很多。
虞國豪本來不屑,但自己一用便是心裡一驚,隨即稍微瞭解了這個軟體的情況,發現它是要做囊括了三家運營商的擴大版飛信。
而且……微信背後的人也不算無名之輩。
虞國豪有事沒事的就喜歡在百曉生上看八卦,最近還在盯著3Q的動向,不曾想……這居然無聲無息間撞到自己的工作了。
他頗為重視,致電飛信團隊,要求研究最新出現的軟體。
“行,虞總,我們一定仔細研判。”
接到電話的飛信團隊各種重視,但是這邊一結束通話就變成了無所謂的態度。
“移動那邊又幹嘛?”
“嗨,沒事找事,那個誰,今年剛入職的小劉,讓他去研究研究,回頭給移動回個報告。”
伴隨著移動化的發展,擁有閹割版免費簡訊的飛信抵達了最輝煌的時刻,註冊使用者從去年的1.84億一躍到今年的接近5億,前景看著格外輝煌。
只是,負責飛信的並不是移動公司本身,這項業務是外包在神州泰嶽公司手裡,不管技術和團隊都馬馬虎虎。
移動不太捨得簡訊資費的肥肉,神州泰嶽背靠運營商就能隨意的發展出鉅額使用者,市場上也沒什麼競爭,至於使用者體驗嘛……都差不多就行嘛。
神州泰嶽公司的報告找了實習生,實習吭吭哧哧的搞起了研究。
等到虞國豪拿到報告已經是一週之後,他看著最終“競爭不大”的結論,皺著眉頭把它塞進了厚厚的檔案裡。
競爭不大?
虞國豪開啟手機,翻來覆去的點著微信,幾經猶豫還是放棄了彙報的打算。
算了,神州泰嶽說競爭不大,還是別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