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曉生的三大機構股東,不止是劉建凱一個人收到微信公司的內測軟體,但是,就他自己一開始就深度的進行了體驗。
這種體驗讓他驚訝,尤其與對標的QQ進行對比之後更覺驚豔。
為什麼一個初創公司能做出比巨頭更流暢的產品?
為什麼一個攢起來還不到半年的技術團隊能有這樣的表現?
誠然,這樣的市場不會因為產品的好壞就決出勝負,但微信公司……是認真的啊!
這種冒出來的感覺很奇怪,又掏錢又挖人又費精力,俞興做微信公司肯定是認真的,他從一開始表現的態度也是如此。
可是,那種認真直到現在體驗了不止是合格的產品才忽然格外真切。
劉建凱又試了幾天,勉強找到微信偶然的卡頓之後才像是鬆了一口氣的想要給俞興打電話。
但他剛按了號碼就想起手機裡的軟體,改為發免費的文字資訊:“俞總,你微信搞的不錯,你是認真的啊?”
俞興的回覆很快:“你是真煩啊,微信公司都成立三四個月了,你居然還這樣問我?”
劉建凱無話可說,幾個月對於一家想要與巨頭競爭的公司可謂轉瞬即逝,但俞總可能已經是奮戰一百天了……
他過了許久又發了條祝福微信成功的微信,只是,沒有得到俞總的回覆。
微信公司拿出來的產品讓人印象深刻,而這種產品背後從無到有的組織能力更值得思考。
劉建凱越想越覺得惋惜,如果換一個對手……
他沒有把這件事拿來和BOSS徐欣討論,但是,為了試用微信不同版本的表現,倒是專門換了一臺安卓的手機。
這一換……
相較於諾基亞的塞班版本,劉建凱感覺安卓系統下的微信更為流暢,而且,還多了一套更具表現能力的表情包。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塞班系統太過落伍的緣故,手裡這臺三星手機裡的微信反而在幾天之內的深度使用中出現了數個問題。
比如,切換後臺再開啟微信,載入起來出現了遲鈍的表現。
劉建凱默默的把情況反饋給俞總,得到簡潔的感謝,也不知道對方能不能解決。
6月15號,從外地出差回來的徐欣忽然打電話把劉建凱喊來了辦公室。
“劉總,你對企鵝微博怎麼看?”徐欣倒茶之後詢問了近期熱門的問題。
新浪微博的發展令人矚目,儼然便是新浪在入口網站之後開出的第二朵耀眼的花,而企鵝感受到威脅,不出意外的推出了復刻版的產品。
劉建凱喝了口茶,緩緩說道:“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場很讓人意外的較量。”
徐欣示意:“具體點。”
“企鵝微博這次的動作很大,馬總也自己出面站臺。”劉建凱認真的說道,“它內部調動了好幾個部門的精銳力量來支援企鵝微博的發展,以及……”
他頓了頓,嚴肅的說道:“企鵝對這個產品進行了很大流量的匯入,QQ使用者既可以直接在賬號上開通微博,他們在QQ和QQ空間裡的動態也能同步到企鵝微博上,這就是不管戰略、人力、流量等方面都給了很強的支援,可是……”
徐欣把話接了過來:“可是,企鵝微博還是落在下風的。”
“是啊,企鵝這樣出動還落入下風,這值得思考。”劉建凱有些感慨。
不像是電商與搜尋的失敗,微博這個方向屬於企鵝強勢的社交領域,雖然現在僅是下風,而不是最終的失敗。
徐欣問道:“你覺得企鵝能扭轉這種局面嗎?”
劉建凱喝了一會茶,慢慢思考之後說道:“我覺得這次可能有點不一樣。”
他抿了抿嘴,說著理由:“企鵝微博看似也是微博,但和新浪微博似乎有定位的差異,它利用QQ流量是透過QQ關係鏈來做熟人社交的模式,可是,新浪微博是在做社交媒體,前者是補充,後者看起來有一種新鮮的公共話題的討論與熱點傳播。”
“這一點和百曉生有些像,百曉生透過職場熱點的討論和傳播,一直有著很好的生命力和傳播性,但它是定位在職場,新浪微博更大眾,也是因為它的出現,百曉生過去那種有點危險的公共社群風險是在降低的。”
“我覺得,企鵝的這個企鵝微博有個問題很難解決,那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第二個微博社交的平臺’。”
“而且,企鵝的流量很強,可是,它依託於使用者自身的好友鏈,很多內容都是侷限的,但新浪微博的轉發已經有些裂變傳播,前者封閉,後者開放。”
“哦對,企鵝自己有QQ空間,有朋友網,還有企鵝微博,也是存在交叉重複的,內部資源如何分配也是問題。”
“所以,我覺得企鵝這次真不一定能拿到自己想要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