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京東身上看到的就是這種價值。”
“時間越久,京東花錢做的基建就會越發揮更大的力量。”
“其實,我這些年做風險投資,逐漸意識到一件事,我們賺到的絕大部分的錢很可能來源於很少的專案,我認為京東有成為這樣公司的潛力。”
“或許外界對於我堅定的投資京東是覺得膽子很大,但在我弄清京東的價值之後,我其實並不覺得自己膽子大。”
徐欣是真的堅信京東能發展起來,聊起這個的談興就很濃。
她笑著說道:“之前我說我把陳生強推薦給劉強東當CFO,他嫌一個新人要兩萬太多,但我是真覺得陳生強很不錯,所以,我和劉強東說,你出一萬,我出一萬,我們先用他一段時間,結果,劉強東三個月後給我打電話,覺得這個CFO很好用,讓我多幫他找人。”
“劉強東是個學習能力和執行能力都很強的人,我跟他說,做管培生計劃要學習寶潔,做校園招聘要學習華為,但其實我和每個創始人都是這麼說的,但他執行的最好。”
“所以,我覺得京東是在做正確的事,我們投資並長期持有也會是一件正確的事。”
俞興點頭,迅速記錄來自知名投資人的分享。
徐欣瞧了一眼桌上的手機,說道:“你手機不是在錄音嗎?你還用筆記什麼?”
“我會簡寫自己的想法,到時候一起發。”俞興邊記邊說。
徐欣提了個要求:“給我看看你的想法。”
兩分鐘之後,俞興把筆記本遞了過去。
徐欣接過來一看,發現潦草到自己壓根看不懂。
她剛要詢問,忽然想起這位的背景,搖頭道:“你還真是個學醫的。”
俞興嘿然,又提了個問題:“按照徐總你這樣的說法,今日資本想要投資百曉生也是認為我們是在做正確的事嗎?”
徐欣猶豫了兩秒:“我對百曉生的看法是,這個網站有潛力成為一個大單品。”
俞興嘗試理解道:“大單品?因為我們的細分市場?”
“不錯。”徐欣點頭,“百曉生確實找到了一個垂直細分的並且不受大公司插手的市場,但同樣的也會受限於這個市場的規模。”
“這個市場就那麼大,所以,我覺得很難出現兩個旗鼓相當的對手,按照現在的情況,只要職場網追不上你們,你們就能取得競爭的成功。”
俞興點頭,市場就這麼大,只能孵化一個勝利者,而像電商那種大賽道,阿里、淘寶、京東、唯品會等品牌還能共存。
徐欣判斷道:“我原本認為今年年內是這樣一個市場的競爭變得明朗的時間段,會徹底看清誰能成為勝利者,但現在看,我低估了你們的發展速度,可能只要半年就知道了。”
她繼續說道:“不過,與同行的競爭不代表百曉生就是最後的勝利者,百曉生拉開與對手的差距之後就需要取得自我的成功,業務、營收、利潤等等,這是我想和你聊的。”
俞興深以為然,覺得這個“大單品”的說法很有意思,他想到的是“衛龍辣條”。
同時,也覺得能混出名的投資人果然是有刷子的。
俞興速記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然後又起身給徐總倒茶。
徐欣長篇大論之後終於喝到了進入百曉生總裁辦的第一口水。
隨即,她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一邊喝,一邊在心裡罵。
徐欣喝完茶,整理了情緒,又說了句:“但我對百曉生有個擔心,雖然我願意投,仍然存有擔心。”
俞興嚴肅的說道:“徐總,你說。”
徐欣同樣嚴肅的說道:“我怕你太尖銳。”
俞興嚴肅的說道:“好了,徐總,你別說了。”
徐欣:“……”
“我們當初做網站,考慮機制,已經有心理建設。”俞興感覺自己這幾秒就有些尖銳,找補道,“所以,我們需要找認同我們的機構,而不是唯錢是舉,我很慶幸的是,百曉生已經初步有這樣的選擇權。”
徐欣“嗯”了一聲,忽然提到唐駿:“俞總,你覺得唐駿為什麼會淪落到現在的地步?他明明在很多時間可以懸崖勒馬。”
“人性如此。”俞興關於這個問題已經內部討論過,“我覺得一個人到了高處,他自己可能就下不來了。”
徐欣笑道:“如果百曉生到了高處,會被人架住的下不來嗎?”
她是那種要把話說完的人,但願意換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