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037 未來(5k)

李善友故作嚴肅的說道:“得罪人,還活下去。”

得罪今日資本,得罪企鵝,得罪這這那那,現在的動作就是在得罪人之後再努力活下去。

兩人眼神對視,哈哈大笑,默契自生。

5500+1500+1500+2000+1500,來自360+搜狗+YY+UC+迅雷的合計1.2億華夏幣的流量資源在俞興等人抵達鵬城之後被逐一敲定,確定能夠補充今日資本空缺所帶來的資金缺口。

這一批流量資源五花八門,有安全軟體,有瀏覽器,有輸入法,有語音軟體,有下載工具……可謂是各種拼湊。

但遺憾的是,許多流量並不是對微信推廣的補充,而是先前合作的延續。

微信公司從四家機構裡拿到的錢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用來進行推廣,像沒答應合作的新浪、搜狐等公司也是已經合作過的推廣渠道之一。

畢竟,國內網際網路頗具流量的公司就這些,微信公司的推廣目標只能放在它們身上,而這次新增的YY和搜狗的流量先前不在合作之內也是考慮到它們的廣告轉化相對較差,之前的資金都要儘量花的值。

現在嘛……有就很不錯了。

俞興這天晚上反覆盤點和測算這次“窮則變”所帶來的影響,感覺微信推廣的整體流量池上限還是拓寬了的,但每日增幅的後續反饋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半夜十一點,他躺在床上睡不著,又和小英通了個電話,一會聊聊過山峰要突擊的兩個專案,一會聊聊這一趟瀏覽各大公司的風貌。

電話直到凌晨時分才結束通話。

俞興看著手機螢幕,翻了翻微信的好友列表,考慮次日的拜訪安排,這一趟雖然是迫於無奈,但自己這個微信創始人親自率隊的效果似乎也比想象中要強一些。

微信如今與微聊的市場競爭,或許自己在對外合作上的作用要更為重要。

俞興轉著念頭,視線忽然落在了在京城加的那個貼吧總監翟逸飛名字上。

他想著上次短暫的交流,試探著發了條訊息:“翟總關於資訊去中心化的想法很有啟發性,什麼時候有時間,我們可以一起聊聊。”

僅僅五秒鐘,微信就有了回覆。

翟逸飛簡單明瞭:“現在就有時間。”

隨即是第二條訊息:“微信這個產品也很不錯,俞總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做出這樣的產品,業內都是很驚訝的。”

俞興正考慮如何回覆,對方的第三條訊息又來了。

翟逸飛:“俞總上次說控制權從編輯室轉入伺服器叢集,我這幾天想了想,機器24小時不間斷的效能相較於人,確實能在海量資訊裡形成更隱蔽的集權,如果用機器用演算法來控制資訊,那麼,資訊的生成也就很受規則的影響,絕大部分創造者都會主動或被動的向演算法讓渡創作主權。”

俞興來不及談上句的話題,乾脆用語音發了條訊息:“分層架構的流量機制以及分散式表象下的超級中心化系統。”

翟逸飛也立即用語音回覆道:“微信公司的系統架構就是分層架構與分散式相互結合的吧?”

俞興:“哈哈哈,是的,被發現了嘛,我這兩個詞就是從技術團隊上學來的,微信最早立項的時候在這方面有很大分歧,後來我算是有些粗淺的瞭解,現在就適合形容你所說的去中心化資訊的未來。”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著未來可能的情況和變化,不知不覺就聊到了凌晨兩點。

俞興是被手機提醒電量才注意到時間,又看已經聊了很多,便有些戀戀不捨的約著改天再聊,畢竟明天還有事情要忙。

只是,等到手機放在枕頭旁充電,一個念頭在心裡翻了翻又躥進微信裡。

俞興發了條訊息:“翟總,去中心化的資訊模式是有很大潛力的,你願意從百度出來做一做嗎?如果你願意嘗試,我可以投資。”

翟逸飛顯然也沒睡,回了句:“俞總有資金投資嗎?微信公司好像不是很寬鬆,嗯,我在百度的感覺還不錯,貼吧的發展也挺有前景,以後有機會再聊。”

俞興有些惋惜:“翟總,這種專案如果能做出來,前景比你在百度做貼吧要好很多,也很可能是顛覆式的,微信現在是競爭的關鍵期,但百曉生還能做孵化,我也可以幫忙找找資源,你上次說同質化的微信可能打不過企鵝,這種卻未必不行。”

翟逸飛最後的回覆很簡短:“感謝俞總的心意,再說吧。”

俞興沒有再繼續發訊息,翻了翻與這位的聊天內容,帶著一種還是先顧眼下的心情進入了夢鄉。

鵬城這邊的迅雷給了一個讓人振奮的接觸,但接下來的人人網、盛大等公司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而沒法帶著太好的預期,只能說,盡力而為。

當今日資本的缺口基本被補上,剩下拜訪的公司就是考慮增強微信公司的推廣效果了。

只是,人人網儘管人人聊不可能再有機會,但它也不願用流量來置換微信的股權,而盛大公司或許有一點唐駿的關係,也或許是自身的頹勢,直接給的硬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