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凱追問道:“到底有沒有?別搞啊了啊……”
俞興不耐煩道:“真沒有了,但以後有沒有看緣分,沒準能碰上,你又不在今日資本了,你管這幹什麼。”
兩人奔著西湖遊船而去,只把對今日資本的討論留在風裡。
……
企鵝的微聊推出語音版本,這招來新一輪的口誅筆伐。
然而,商業競爭總是殘酷。
12月2日,搜狐掌門人張朝陽接受採訪時也被記者詢問了業界近期的熱門話題,如何看待微信與微聊的競爭。
“微信啊,我上個月還見了微信的俞興,他很不錯,真的很不錯,但是呢,你們也看到了,他面對的是企鵝那種層面的對手,結果是可以想象的。”
“其實,我認為,企鵝推出語音版的微聊,也就象徵著這場競爭已經結束了。”
張朝陽直言不諱,判定微信的失敗。
一時間,來自網際網路老前輩的判斷成為多家媒體引用的論述,同時也在微博、百曉生等平臺上傳播。
審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審判。
輿論的口誅筆伐從目前情況來看也無法支撐微信被縮小的差距。
不過,僅僅是張朝陽發表判斷的第二天,微信再次迎來重磅更新,推出2.4.0的“附近的人”,增加了軟體功能的開拓與可玩性。
微信從一開始釋出以來就奔著熟人社交,也迅速的發揮這一定位的效果,又藉助3q輿情而成功快速堆砌使用者,成為華夏第三大即時通訊軟體。
此後,不管是“語音訊息”這樣重磅的更新,還是軟體最佳化等小細節的縫縫補補,都是圍繞著最初的定位來最佳化使用者使用體驗。
這次“附近的人”卻不同,是從熟人到陌生人的拓展。
企鵝最初沒有重視微信這次的更新,不覺得會有什麼太大的威脅,只是常規性的研究功能,然而,短短兩天時間,不管微博還是應用商店都出現了明顯刺激性的表現。
“微博關於微信的討論在兩天之內上升了36%,蘋果、安卓的應用商店有大約50%的漲幅。”
“這樣的訊號是很強的。”
“市場很認可微信的這一次開拓。”
作為直接負責人,盧山很快聽到了團隊的認真分析,而到了晚上12點,他又把這份分析呈現到了pony和張志東面前。
微聊如今的決策是比較容易的。
pony和張志東先後過目檔案上“建議跟隨更新”的結論,都表示了認同。
“市場反響好,那就一樣的做市場,微信的功能也是幫我們一起穩固移動網際網路的市場。”張志東翻著檔案,說道,“微信和微聊這麼一打,後面不可能還有能對我們發起挑戰的人。”
pony馬慢慢點頭,詢問盧山:“聽說微信公司過去一個月在嘗試拿到更多廣告?”
盧山確認道:“是的,從10月20日到現在,和搜狗兩個大渠道,另外在uc、迅雷等公司上面獲得了曝光更強的推廣,按照流傳出來的訊息,微信是用廣告做股權置換的,這種合作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讓人欣慰的是,百度和阿里都沒有新的動向,對微信的合作沒有興趣,我問了問百度那邊,他們有開會討論,那個討論的否定答案應該不會變。”
pony馬露出最近少見的微笑,頷首道:“百度和阿里還是知道尊重我們的。”
這不是尊重過去的交情,而是尊重企鵝的實力地位。
張志東這時候問了句:“我感覺微信這個體量還是有一定價值的,但那個俞興的性格不太好搞,我聽說戰略研討會還請他來了,現在這種情況,還讓他來嗎?”
pony馬思慮片刻:“無非就是罵人而已,最近挨的罵也沒少,多一個少一個沒關係。”
企鵝邀請俞興,顯示出決心和風度,如果俞興當眾罵街,反而是他沒了風度。
至於一些難聽的陰陽怪氣,這次過來的人未必就比他少。
張志東轉了轉念頭,笑道:“請他了,他也不一定來呢,他要是不來,我有空去申城也看看這個人現實裡到底什麼樣。”
pony馬不置可否,他對俞興不感興趣,只關心公司快速結束競爭之後的戰略轉型。
他用手指敲了敲桌面,簡單的說道:“儘快拿到移動網際網路的門票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