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輛馬車行駛在寬敞的石板路上,兩旁建築林落,多是大院形式,穿過院牆,可以看到高出來的飛簷翹角,青灰色瓦片。
路上行人不多,儒衫裝扮佔據大數。
這裡,便是百原縣有名的書院城區,百原書院正是坐落在此。
兩輛馬車的出現,引來不少目光矚目,且還是略帶厭惡的目光。
書院城區,哪怕是街道上,平日裡都比較安靜,馬車車輪壓過石板的聲音,在這種環境下,格外刺耳。
不過,當這些人看到驅車之人身穿刑防司的飛魚服後,全都忙不迭的移開目光,甚至避到路邊,不敢再多看一眼。
邵鵬舒駕著馬車,停在一條街道盡頭的書院前。
門前兩側,一對石獅,威武雄壯,底座上刻有詩文,將書氣與大氣很好的結合。
正門上方,懸掛著一塊巨大匾額,上面鐫刻著“百原書院”四個大字,筆力雄渾,氣勢磅礴。
“少爺,百原書院到了。”邵鵬舒恭敬的揭開簾子。
師傅他叫不出口,但‘楚銘’他也不好再直呼了,跟著方教頭喊‘少爺’,倒也不虧。
少爺?
刑防司哪位大人物之子?
儒生們遠遠觀望。
粗鄙之夫,來書院幹什麼!
楚銘抱著《詩政兵法》,揹著一個不大的包袱,從馬車內出來。
終於,來了。
“咦?那人抱著的詩政兵法?”有人低聲議論。
“好像是,難道是下面鎮子上來的?”
“刑防司會對下面鎮子上的人稱呼少爺?”
“難道是百原縣院考的哪位少爺,到現在才來書院?”
鎮上有院考,百原縣同樣也有院考,考入書院的名額更多一些。
“有這個可能。”
“”
“少爺,百原書院與刑防司有別,我不方便進去”
“好,辛苦邵捕尉、譚捕尉了。”楚銘抱著《詩政兵法》不好拱手,只能稍稍點了下頭。
“不麻煩,不麻煩。”
兩人剛坐上馬車,後面又傳來楚銘聲音“有機會,我再去找邵捕尉請教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