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六十六章 撓一下,就撓一下

“怎麼了?”

發現了周易異樣神情的孫燕姿探頭湊了過來,目光也隨即落在了他手上的這份曲譜介紹上:“林……俊傑,海蝶的人?”

因為對繁體中文並不是很熟悉的緣故,孫燕姿下意識地眯起了雙眼,對照了一會兒後這才看懂了抬頭的全部內容:“你認識他?”

“不認識,不過這首歌還可以。”

坐在椅子上的周易抬手,直接將女人那橫在自己眼前的後腦勺推走,隨手將這份譜子扔到了她的座位前,將Demo磁帶推給了她。

被推走的孫燕姿捋了捋自己那被推到有些凌亂的短髮,白了男人一眼:“你才看了幾眼就說還可以?我懷疑你是想要耍我。”

“那伱就不要唄,別忘了公司裡現在張惠妹和那英都在收歌。以這首曲子的質量,就算你沒買,她們倆其中也肯定會有一個人買的。”

周易咧嘴,笑的人畜無害。

撓頭的孫燕姿將信將疑,這才沉下心來評估著這首歌……

好像,確實還可以?

下意識輕哼起曲調的孫燕姿右手打起了拍子,簡單過了一遍後這才面露笑意:“確實可以啊,曲子很符合我的發聲習慣,這應該是奔著我來的。”

這還真不是她自戀,自從火了之後,華納經常都能收到一大堆號稱是專門為她創作的歌曲demo。

而她要做的就是在已經篩選過好幾輪的demo裡選中自己認為可以的進行試唱,如果沒有詞作的話還得先填詞。

當然,如果是大牌音樂人的話就不需要這麼麻煩了,典型如她的老師李偲菘。

第三張專輯《風箏》的專輯同名主打歌《風箏》仍舊是由李偲菘先創作出曲子,然後再去找易家揚,告訴他曲子名與概念,請他填詞。

“廢話,這曲子要不行的話也不可能送到你面前,早被篩選下去了。”

知道《記得》這首歌就是林俊杰專門貼合孫燕姿聲線所打造的周易還在翻著其他Demo,看看有沒有自己還比較眼熟的或者耳熟的。

華納對於當紅歌手的專輯選曲還是很嚴格的,但凡質量不過關都不會被送到曲庫裡供孫燕姿挑選。

“曲名叫《記得》嗎,這個林俊杰我之前都沒聽說過啊,聽聲音還很年輕。”

出身於新加坡的孫燕姿對海蝶那可太熟了,摩挲著下巴思索了片刻:“算了,不管了,這首歌我要了,你有時間填詞嗎?”

得益於周易自出道以來就是全部是自己包辦的彪炳戰績,孫燕姿本能地問了他一句。

周易聳了聳肩:“你非要給我送錢那我也沒辦法,只能勉為其難的接受。”

在同樣注重歌詞氛圍的華語樂壇,詞和曲往往是相輔相成。

最典型的就是這首《記得》。

如果沒有他的話,在經過華語樂壇頂級詞作人的易家揚填詞後,這首本該是寫給孫燕姿的歌曲最後反而成了張慧妹的代表作之一。

林俊杰後來在海蝶出道,自己同曲請人填詞,唱出來卻沒翻出什麼浪花。

兩者之間的差距就在易家揚的填詞。

這也是王力宏、林俊杰甚至於是陶喆最被人詬病的一點:詞很難評。哪怕是在各自的巔峰期,歌詞的上下限水平也差距過大。

奶茶周和方文山之間在巔峰期的絕妙化學反應真的是21世紀樂壇少有。

“又不是我送錢給你,是公司送錢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