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春晚流行歌曲類最受關注的重量級嘉賓,周易讓在他之後的四個節目全部都失去了應有的光彩——
田鎮及一眾體育明星演唱的《把握每個瞬間》、相聲小段《如此指導》、舞蹈《俏花旦》以及黃洪小品《兄弟》,他們被迫為了周易閃耀的“犧牲品”。
當黃洪小品結束後,現場除了慣例性的掌聲以外,真實的笑點是真沒多少,不少人還在私底下自己哼哼著《恭喜發財》的調調。
當然,他們自己心裡也有數。
在表演結束後下臺時,途經周易座位的黃洪還主動伸出手朝他打了聲招呼,笑容很友好。
一個作品到底好不好,黃洪作為曾經也是憑藉著《打撲克》短暫登上過珠峰之巔的小品人,心裡比誰都清楚,並不會拎不清。
已經過了巔峰期的他之所以還能出現在春晚舞臺上,除了暫時找不到人替代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導演組求穩——新人還不如黃洪呢,那不如繼續用黃洪。
畢竟春晚可不是給你們這群新人練級的地方,這裡是功成名就後出山展示自己的舞臺。
下臺後換回了一身酒紅風衣的周易並沒有離開,而是回到了座位上繼續當起了現場嘉賓。
按照慣例,表演完的嘉賓是可以直接離開央視大樓回家跟家人過團圓年的,但周易的父母今年壓根就沒來帝都,程好也回家過年了——這種情況下他回家沒事幹也是看春晚,沒差,還不如留下看現場。
“你們什麼時候上去唱?”
完成了今晚任務的周易嘴裡嚼著提子,扭頭看向了隨著時間推移而有些緊張的孫燕茲、周杰綸。
“挺後的,11點多吧應該。”
掰著手指頭估算了一下時間的孫燕茲平復著情緒:“沒記錯的話是在趙先生他們之後。”
“那還行。”
趙苯山,作為春晚小品繼陳培斯、朱實茂二人組之後的小品之王,備受關注的他今年依舊是和範瑋、高閩霞組隊,帶來小品《送水工》。
講述了一位當裁縫的母親省吃儉用掙錢供兒子國外留學,為了讓兒子安心讀書,她騙兒子說自己又找了一個有錢的老伴兒,但兒子突然回國想看看自己的新父親,母親傻眼了,於是就租來一位送水工應急的故事。
老實講,這個小品的本子底色在趙苯山的作品裡實屬一般,尤其是其中還摻雜了親情、煽情因素後,能夠發揮出笑點真的是純靠三位老藝術家在臺上的表演。
但即便是這樣,趙苯山還是貢獻出了兩個流行金句——
把“研究木乃伊”理解成“研究姨呢”以及那一句“窗前明月光,玻璃好上霜”的順口溜。
周易本來以為自己應該不會笑的,但當趙苯山真的用自己那逗樂的語調說出口後,他還是沒忍住笑出了聲。
這之後,又過了十個節目,這才輪到了周杰綸登臺唱《龍拳》、孫燕茲上臺唱《遇見》。
比較尷尬的是,作為一首通俗流行情歌,《遇見》憑藉著歌詞以及孫燕茲那獨特的唱法還是能讓現場一些人聽得進去;
周杰綸的《龍拳》在臺上哼哼哈哈打半天拳,臺下幾乎可以說是一片死寂……
即便周杰綸已經儘可能唱清楚詞了,放的還是備播帶,對口型假唱保證了效果。
對於春晚的現場觀眾來說,他的嘻哈音樂還是有點過於超前了。
不理解,但尊重。
差不多就是這麼個意思。
看在音樂小天王的名聲上,還是臺灣歌手,表演結束後還是觀眾還是例行送上了掌聲。
之後阿杜和小燕子的合唱歌曲《溫暖》同樣沒能夠掀起多大波瀾,或者說沒多大記憶點。
電視機前看完了全程的年輕觀眾一合計,好像今年又是周易一個人在春晚流行類獨霸……?
“壞了,今年春晚最受歡迎流行歌曲投票周易這個逼又要遙遙領先了。”
“不是我想投,實在是對手太拉閘了啊。”
“能不能投《好運來》?我實在是不想看到周易那個逼又開始裝。”
“《好運來》不屬於流行歌曲類別吧。”
“那周易的《恭喜發財》能算?”
“嗯,怎麼不算呢?”
“草!”
在這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周易今年春晚節目效果到底有多足的情況下,許多小黑子只能另闢蹊徑轉而去吹周杰綸了,退一萬步說哪怕是吹孫燕茲、阿杜這兩位新加坡友人都行。
畢竟,孫燕茲今年——哦不,去年的大爆曲《遇見》可不是周易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