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怎麼樣?”
帝都,寧昊家。
嶽曉軍翹首以盼,看著打完電話回來的男人忙不迭開口問道。
“說是可以談談。”
深吸了一口氣後緩緩吐出的寧昊攥緊了拳頭:“收拾收拾,把所有的計劃全部重寫一遍,寫的更詳細一點。”
要想獲得投資,那就得拿出自己的真本事。
面對周易,寧昊是這麼想的。
如果可以的話,這個人情他並不想動用。在之前拍攝藝術片《綠草地》的時候他都困難到把自己的10多萬積蓄都給掏了出來,咬咬牙堅持拍完都沒打電話找周易幫忙。
他是與周易之間是有交集,拍MV的時候大家關係彼此處的也還行。因此,對於寧昊來說,他十分清楚自己只有一次打電話求周易幫忙的機會。
不到萬不得已火上眉梢的時候,他不願意動用。
有些人情,是這輩子大機率就只可能用一次的。
在他看來,周易就屬於這個等級。
“我就跟你說絕對能行的,周易都跟中影合作了,他肯定是對國內電影市場感興趣的。”
作為《瘋狂的石頭》編劇的嶽曉軍一拍大腿,聲音驟然拔高了一個八度:“我們這個本子絕對能行,只要周易願意幫忙,那我們就可以直接對接中影了。”
“只要有600萬——不,500萬都行。”
十分清楚自己現在在圈內只有拍MV業務出名的寧昊也在咬牙。
2000年的時候,他的腦海中就已經有了這個故事的雛形。來來回回打磨了5年,這個故事也終於成型,他命名為《鑽石》。
但在目前只拍了周易MV出名的情況下,他完全拉不到這麼大的投資。
他起初嘗試著約談了幾個圈內的投資人,結果最後都吃了閉門羹。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壓低自己的預算繼續找人,但都沒有一個好的結果,反倒是成本一降再降。
他現在都想把這個逼《鑽石》改成《石頭》了,因為肉眼可見的沒錢了。
碰巧,在這個節骨眼上,在業內倒算不上無人知曉的寧昊得知了一個訊息——周易與中影達成了合作。
沒有人知道他們倆方是怎麼勾搭上邊的,但在看到了華納電影也摻和了一腳後,大家差不多也有了自己的猜想:周易既然參與了中影新公司,那這個新公司勢必是需要做專案的。
如此,寧昊這才咬咬牙動用了這個自己這輩子可能只能用一次的人脈——
他要賭一把。
賭成了,他將魚躍龍門徹底翻身;
賭輸了……大不了就再回來拍幾年MV!
頂著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導演的名頭,他拍MV還是挺吃香的,不至於沒活幹。
“周易有錢,中影也有錢,我們的電影現在已經降到小成本中的小成本了,只要他們能看上我們的本子,那就絕對有戲。而且周易雖然不演戲,但他看電影的眼光應該有。”
嶽曉軍下意識的加油鼓勁道。
縱觀現在與周易合作過的電影,無論是罵聲一片的《英雄》也好,亦或者好評如潮的《加勒比海盜》也罷,甚至於現在正在全國各地影院熱映的《新警察故事》,整個國慶檔票房表現都很喜人。
不知道有多少人就為了看周易最後片尾出現的那不到十分鐘的戲份與花絮而去了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