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知縣自己也是一個仔細、謹慎的人。
在選用郭威之前,他也不是胡亂花錢點人的,而是經過探查。
此時在心中將郭威的生平在腦海裡過了一遍後,他才說道:
“封門村與蒯良村、莊家村這樣的宗族制村莊不同,村子裡多姓人口混居。”
因封門村的村民並非親戚,也不像黃崗村一樣有共同利益,因此村子裡的村民並非鐵板一塊。
“47年前,當時在任的縣令曾統計過封門村的人口,在冊記數一共有1124人。”
趙福生聽到這裡,不由意外道:
“這封門村竟然是大村落了。”
“在當時算。”龐知縣點頭:
“但因為村子各位其主,因此還算好管理。”
他說到這裡,又道:
“不過統計戶籍的時間太久遠,中間我查過檔,這村子發生過一樁鬼禍,死了不少的人,後面縱使有村民還在,但是這個戶籍數仍是不準確的。”
趙福生聽到這裡,心中一動:
“封門村以前發生過鬼案?”
“在四十三年前發生過。”
龐知縣點了點頭:
“鎮魔司應該也有記錄。”
鎮魔司儲存過往卷宗的檔案室早前因府衙裡鬼禍爆發,而導致檔案散亂。
一部分記錄往年案件的卷宗被玷汙、損毀,不過隨著這幾個月以來鎮魔司重新走上了正軌,大部分的卷宗被人整理收錄,已經歸納置案了。
此時有了龐知縣的具體年份提醒,趙福生要想找到過往卷宗便十分便捷了。
她應了一聲:
“我稍後便去尋找卷宗看看。”
龐知縣行了一禮,接著說道:
“如果大人沒找到,我到時也可以請師爺抄錄一份。”
“好。”趙福生沒有推遲,向他點頭示意:
“你接著說。”
“是。”龐知縣恭敬的答了,才接著道:
“我在僱傭郭威之前,也曾打聽過他的底細,他家祖上四代都在封門村居住,早年記錄他們是湘南人,是因水災逃難至此地安家落戶的。”
因為是外來人口,一開始不好融入村子,很是老實。
到了郭威這一代時,郭家人已經老實得近乎有些窩囊了。
“他們人口簡單,膽子也不大,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是半點兒不敢幹的。”
龐知縣這裡所說的‘作奸犯科’是指落草為寇。
封門村與黃崗村離得近,黃崗村走貨的人多,時常僱傭一部分青壯年為他們所用。
趙福生從武少春口裡探聽過,這些被走貨人僱傭的人手段不大幹淨——也就是說,這些村民並非老實的良民。
接下來,龐知縣說的話也驗證了趙福生的猜測:
“這些村民在平時就種地,一旦收成不好,或是聽到哪裡有貨郎入村,這些村民搖身一變,拿了武器便能變成匪寇,劫殺來往貨郎。”
龐知縣說起這些話時,臉色有些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