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書,拿起來,同樣的方法快速確認,沒錯,它在講人中,也就是嘴唇和鼻子之間那塊區域。
所以,前四本,分別講的是眼耳口鼻。
按理說五官指的是眉眼耳鼻口,它這裡把眉和眼合在一起當一卷,沒給眉單開一卷。
它還怪好哩。
跳過基礎概念,李追遠拿出第五卷,認真看了第一頁……他沒看懂。
但大概找到了感覺,這似乎是在排列組合,每個組合下面對應著一小段文字說明,而且極盡簡略。
大概意思是,篇幅受限,很多都省略了,看書的人,應該自己明白。
李追遠揉了揉眼睛,所以,這就是看相麼?
不是那種算命先生走到你面前“你印堂發黑,最近恐有災禍。”
按照這本書的邏輯敘述,應該是你知道印堂表現裡有多少種排列組合選項麼?
李追遠很不理解,明明是一本涉及封建迷信的看相書,怎麼透著一股子濃郁的科學嚴謹。
這本書的作者到底多有精力,仔細觀察了多少人的面相?
不,一個人的力量不可能做到,甚至一個門派也不可能做到。
這本書如果不是閉著眼瞎寫的,那作者應該是蒐集考據了不知前人多少相關著作筆記,才能歸納總結出來。
李追遠翻開第六本書,認真看起第一頁。
他額頭沁出細汗,耳垂髮紅,這一般是他解難題時大腦快速思考時的表現。
第一頁看完,他還是沒看懂內容,但看明白了規則。
如果說第五本書是對前四本眼耳口鼻基礎上的排列組合,那麼第六本,就是在前者基礎上,排列組合的排列組合。
如果說,到第五本,還能靠死記硬背來過關,那到這第六本,已經涉及到數學計算層面,計算量,太大了。
李追遠深吸一口氣,翻開第七本。
這次的第一頁,他看得很快,因為他只是在確認猜測。
果然,第七本,是在第六本基礎上的進一步加碼,理解和計算難度,已經不是簡單倍增。
“呼……”
李追遠現在很想去洗臉,但猶豫一下,還是翻開第八本。
第八本第一頁看完,李追遠將書閉合。
身子後靠在椅子上。
他發現自己錯了,之前還疑惑為什麼一本封建迷信的書,竟能透著一股子科學嚴謹味兒。
等翻到第八本後,
他看見了玄學。
前四本的眼耳口鼻分類,很像是原始資料,或者叫原始數字,第五本到第七本,則是原始數字的運用。
用感性點的比喻,可以類比成繪畫,你從最基礎的點線面學起,到畫出一個完整的東西,到佈局架構,到光與影結合立體感知……
等你可以完美臨摹大師畫作和畫出優秀作品時,差不多算是到了第七本水平。
這第八本……就要求你感悟出自己的風格,開創流派,成為大師。
所以,這本書就算是真的,一般人也就只能看看,根本學不了,別說到第八本了,一千多種眉毛你得先背好。
李追遠目光掃向旁邊那套《命格推演論》,算了,破罐子破摔了。
重新坐直身子,翻開第一卷,咦,居然有前言了。
果然,這兩套書是同一個作者,因為第一行第一句話就是“讀完前作《陰陽相學精解》。”
這是必要的前置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