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玉梅“不用,桌上已經有了。”
一籠湯包、一籠燒賣、一盤火餃被擺上桌,這些都是劉姨親手做的。
接下來,是一人一碗的陽春麵。
湯清色誘,碗裡的面很是規整,不愛吃的人會覺得味道寡淡甚至麵條夾生。
但愛吃的人就是鍾情於這種清爽與勁道,往上放任何澆頭都是一種不美。
“劉姨,辛苦了。”
“不辛苦,沒潤生和壯壯,做飯簡單了。”
柳玉梅問道“平時吃什麼?”
“現在還沒開學,食堂基本不開,平時都是去校外吃。”
“嘴饞了就往這兒來,讓你劉姨做給你吃,不過是多添雙碗筷的事。”
“好的,謝謝奶奶。”
“要是潤生他們要來,得提前打招呼,我好加個大鍋。”劉姨提醒道。
“嗯,會的。”
早餐吃完,柳玉梅站起身走向門口“你和阿璃先頑吧,我先去散會步,待會兒你再下來,我與你有話要說。”
“好的,奶奶。”
李追遠和阿璃上了樓。
阿璃的房間很寬敞,擺著一張書桌還有一張畫桌。
牆上掛著好幾幅畫,畫的是太爺家的主屋、壩子、東西屋,以及從家裡望出去的稻田村景。
顯然,女孩並不喜歡這裡,她更喜歡原來的生活。
樓不用那麼高,房間不用那麼大,早起梳妝後,就能來到少年屋裡,等著他醒來第一眼瞧見自己。
畫中細節裡,有吃飯時用木凳拼起來的小桌,有二樓的露臺還有那對由秦叔親手做出來的藤椅。
李追遠在畫前駐足,這一刻,他也在想念。
“阿璃,你是想回去麼?”
女孩點了點頭。
門口,端著果盤進來的劉姨停下了腳步。
搬家以來,阿璃一直悶悶不樂,原本柳玉梅還想再晾個一陣子再去喊小遠到家來的,可到底還是害怕孫女的病情再倒退回去。
李追遠指著牆上的這些畫說道“因為我們出來了,所以這些過去的畫面和記憶,才更顯美好了。”
阿璃主動牽住少年的手,再抬頭看向牆上自己的畫作時,眼裡多出了很多神采。
劉姨無聲笑了笑,輕輕敲門,將果盤端進來,指了指上面“你們可以去頂樓。”
李追遠端著果盤和阿璃來到樓頂,這裡也被改造過,一頂遮陽傘下,擺著兩張一模一樣的藤椅。
二人各自躺下去,開始下棋,依舊是同時開三局。
下棋的同時,李追遠講述了自己來到學校後所經歷的事。
每次講到關鍵點時,阿璃的手指都會微微發力,她在努力給予回應,證明自己在認真聽。
講完後,李追遠有些口乾,側身吃起了水果。
叉起一塊遞給女孩,女孩搖頭,眼睛眨了眨。
李追遠會意,放下叉子,重新躺好,閉上眼。
尋常人所謂的“走進彼此內心”是隻停留在文字上的誇張描述,但在他們二人這裡,是最直白的寫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