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越是推辭,柳玉梅心裡就越是受用。
“奶奶,您真的這麼認為?”
“當然,不看它,你就不能理解它,興許你現在看它是一種感覺,等長大成熟後再看它,就是另一種感覺,放棄了現在只追求將來,得不償失。”
“嗯。”李追遠點點頭。
他心底對那本書,真的很好奇,但又害怕走茆長安父子的老路,雖然他很有自信,但每個翻開那本書的人,哪個不是信心滿滿覺得是特別的那個?
“不怕您笑話,我心裡其實是有點害怕的。”
“老話說得好,初生牛犢不怕虎,怕什麼,相遇是緣,人和書也有緣,你不翻翻它,又怎麼能知道它是否就是特意為你準備的?”
“是,我懂了。”
“嗯。”
柳玉梅放下茶杯,等了一會兒,不見少年對自己提借書的事兒。
她也不急,只當是少年出於禮貌,想等著談話完起身離開前,再正式提這一要求。
“潤生他們,都跟著你來學校了,你有什麼打算?”
“沒具體的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吧。”
李追遠說的不是喪氣消極話,因為剛來學校就來了大活兒,離開老家後,生活一下子不缺精彩了。
“路,可以一步一步看著走,可總得有個目標,按老話來說,就是王八尋塘底,蛟龍需走江,看你自個兒的心氣了。”
“走江?”
陰福海對自己說過,“這麼多年了,柳家終於又有人走江了。”
“一個比方,遠大志向。”
“柳奶奶,我想知道它原先指的是什麼?”
“原先指的是什麼?
從江頭到江尾,遇到的人和遇到的事兒,該趟平就趟平,該處理就處理。
新門新戶,得靠走江來立門庭;
老家宅邸,得靠走江來穩門楣。
江水養人,人可比蟒容易化蛟成龍。”
“那秦叔當年……”
不在太爺家了,一些話倒是能鬆快些說了,但李追遠察覺到,柳奶奶說話間,依舊帶著些顧忌,大概是因為阿璃病還未完全好,還沒有說話,指不定未來哪天還得回自家太爺那兒“還願”。
“阿力當年自然是走過江的,但他沒走完,差點折了,這怪我,心太急了那會兒。”
柳玉梅眼裡流露出一抹追憶。
“是出了什麼事兒了麼?”
“嗯,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不提也罷。”柳玉梅揭開了話題,“你小子呢,以後想著做什麼?”
“奶奶,這走江具體怎麼走?”
“呵呵。”柳玉梅笑道,“這話問的,就跟江湖在哪裡一樣,哪有個確切提法,你心裡若是要走,這腳下,不就是江麼?”
李追遠沉默了。
“奶奶說得深奧了?”
“倒是聽懂了。”
“哦?”
“入了這一門,自己不想停,就會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