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五章

“好的,奶奶。”

李追遠點點頭,伸手翻開書頁。

《柳氏望氣訣》不似其它書動輒一套幾十本,它只有一本,內分二十四卷,是真正意義上的微言大義。

李追遠很喜歡把玄學的東西數理化,在他看來,這本書,更像是一部總綱。

柳氏以它為核心,發展延伸出了多條支線,因此,也可以將它理解成基礎。

對它的學習與參悟,是柳氏門人無法跳過的第一步。

對於優秀門人而言,它是一把鑰匙,有了它,才能開啟這扇門,去學習和掌握前人留下的各項分支脈絡。

就比如秦叔教自己的扎馬步和吐納,這其中就蘊含了《秦氏觀蛟法》裡的理韻。

在該層級上,誰讀懂理解得越深入,分支法門練武等方面學習起來,就越是事半功倍。

再高一層,就是另一個領域,相當於掌握了某種許可權。

你可以自己創造設計最適合自己的分支,而對於前人留下的那些東西,你已經不用去學了,只需要去瞥一眼,心下就能清楚哦,你這個思路不錯。

李追遠自忖,自己應該在第一層將滿的位置,似乎還沒到第二層。

其實,他是有些心虛的,因為他取了巧,他是站在了那位“竊書者”的肩膀上。

然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燈下黑區域,在既定思維認知慣性下,很容易出現何不食肉糜的發問。

就像是年紀優秀學生給差生講題時,常常會生出一種不理解這麼簡單的題,你怎麼還是不會做。

書,其實就擺在這裡。

那位“竊書者”應該也是某位驚豔大才,但人家謄錄這本書時,可能壓根就沒考慮對後者進行傳承,否則,誰家是用如此寫意的方式去給後人故意設定門檻的?

大機率,人家可能就是喝了點酒,或者謄錄時心裡癢癢,在筆跡上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對《柳氏望氣訣》的認知韻律,只為自娛盡興。

人家本質上,也是脫胎於這本書的理解,能共情理解他的字跡,也是一種大本事,說明在認知層次上,比肩了那位“竊書者”寫下這段文字時的深度。不能說學習時借用工具書提高了學習效率就覺得這種行為沒有死啃書的學得紮實。

況且,少年讀的書太多,並未專心於這一本,而且他並未得到完整傳承,只是一個孤本,相當於斷碼。

少年過去為什麼分析個風水修改個陣法,動輒將自己弄得流鼻血甚至眼盲,原因就在於那會兒他其實就是靠著基礎理論,在臨時硬推硬算具體使用方法。

莫說他當時還只是一個孩子,要是換做普通的成年人,早就把自己榨得心血嘔泣,油盡燈枯了。

“奶奶,我昨晚研讀了……”

“小遠,昨晚讀了多少?”

李追遠輕頓了一下,說道“讀了第一卷。”

“小遠,不是奶奶要說你,奶奶知道你聰明,但也沒必要如此貪多冒進,需知欲速則不達,一個晚上一卷,那這二十四卷你豈不是一個月就能看完了?”

哦,還是報快了。

其實,就算搭上《秦氏觀蛟法》,兩本書一起看完,都沒用這麼長時間。

“船身一定要打牢固,這樣才能不懼暗礁與風浪,來,奶奶給你做個示範。”

柳玉梅原本是想先聽聽李追遠的具體疑惑講述再進行逐個講解的,但見其如此“輕浮”,雖心有欣慰,卻依舊忍不住想要敲打一下他。

因為她對少年,是寄予厚望的。

只見柳玉梅無名指輕點茶杯,拘出一滴茶水,再輕輕一彈。

“嗡!”

李追遠只覺得自己大腦一陣發鳴,柳玉梅也在此時前傾身子,想要將拇指按壓在少年眉心,以幫其保持半“走陰”狀態,防止過度走陰對少年產生虛耗。

但她的手還沒觸碰到少年,就看見少年自己半睜了眼。

壓根就不用她操心,少年對走陰的各層級掌控,比她預想中要好得太多。

雖有驚訝,但也在能理解範圍內。

柳玉梅重新坐定,同樣半睜眼。

此時,老太太和少年相對而坐,十分靜謐。

但在二人的另一層視野裡,李追遠和柳玉梅都是站著的,在二人中間,懸浮著一顆拳頭大的圓潤水珠,四周是一片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