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那裡就能看見酆都大帝。
但問題是,進去容易,怎麼保證自己能活著出來?
譚文彬和柳玉梅聊著天,讓柳玉梅都有些意外的是,和這孩子聊天還挺開心的,不自覺地就讓自己話變多了些。
以前雖說譚文彬也住李三江家裡,但雙方交集並不多,一是柳玉梅瞧不上他,二是譚文彬自己早出晚歸上學加練功鍛鍊,壓根沒多餘時間。
現在,柳玉梅倒是有些明白李三江為什麼這麼喜歡這孩子了。
人吶,就是這樣,吃慣了高階的就又會想來點接地氣的,有小遠那樣的孩子在那裡,更能反襯出壯壯的可貴。
時鐘走到十一點。
“轟隆隆!”
原本晴朗的天空,烏雲密佈,夏日突如其來的雷陣雨,本就是一種常態。
譚文彬一拍大腿“嘖嘖,老太太您瞧瞧,老天爺真給面兒。”
柳玉梅瞥了譚文彬一眼,笑而不語。
這時,李追遠走了過來,對柳玉梅說道
“奶奶,兩家先人提醒咱吉時了。”
柳玉梅手指著李追遠,對譚文彬道“聽見沒有,這才是咱新龍王爺該說的話。”
譚文彬苦笑道“老太太,您這不是為難人麼,我要有小遠哥這腦子,我也……”
一時間,譚文彬甚至無法想象出,自己要有小遠的腦子後,自己該是什麼樣。
柳玉梅伸手點了一下譚文彬額頭“這有什麼難的,小帆小船的,自然到哪兒都得低聲下氣,可當你船上坐著龍王時,你這站船頭吆喝的,只需記住一條。”
“老太太,您快教我。”
“往死裡裝就是了。”
言罷,柳玉梅轉身,對跟著小遠一起進來的阿璃招了招手“來,咱們該準備正事了。”
沒賓客,沒燈籠,沒酒席,連辦儀式的房間都是小小的,三分之一的面積放的是祖宗牌位,下首兩張椅子,中間一塊蒲團。
蒲團前方地上,擺著三盞燈。
一盞深蟒睜眼,一盞金龍抬頭,一盞鳳凰棲樹。
分別對應的是入門、走江、回巢。
也就只有龍王家的敢有這底氣與自信擺這三相燈,其它家,不是不能擺,而是怕自己承受不住。
一如其它家族的弟子出門叫雲遊而不能叫走江一樣,天道有眼,江湖有靈,敢誇多大的口氣,它就敢給你上多大的壓力。
李追遠今日只需要點第一盞燈,寓意自己入門。
等準備走江時,才會開壇點第二盞。
第二盞燈一起,就意味著走江開始,命格氣運轉變,有些東西,就算你不去找只是躲在家裡,它也會被安排著奔你而來。
劉姨對自己介紹時,李追遠聽起來有些莫名的熟悉。
李追遠還反問過,走江時,自己家裡人是否也會受到牽連?
劉姨的回答是,走江時既然要打出家裡的名號,那家裡必然會受到牽連,無論誰家,弟子走江時,都會先託舉一程,畢竟家底子厚實,扛得住。
可等這一路送出去後,接下來的路,還是得那人自己去走。
一是最終是否能蛻蛟化龍,終究還是得靠自己;二是越往後,干係牽扯就越大,再家大業大,也扶撐不住。
說白了,走江就是一場對個人以及其背後家族的賭博,本質是以小博大,真壓上全部身家,那就沒意義了。
當劉姨介紹到“家大業大”時,李追遠下意識地看向屋子裡那滿供桌的牌位。
要不是今天潤生、彬彬和陰萌來了,真正的“自家人”吃個早飯,可能只需要一張木方凳。
這可真是……家大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