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一定非要是自己,潤生、阿友這種隔三差五地去做手術住院的,不也一樣能聯絡到?
“唉,我小遠哥不愧是小遠哥用這種思路去推,就有種已經佔了很大便宜的感覺。”
……
中午,陰萌和鄭佳怡坐上了前往黃山的火車,譚文彬則坐進了胡一偉借來的小汽車。
與此同時,李追遠和潤生,已經來到了一座門牌坊下,上面寫著民安鎮。
鎮子裡全是徽派建築風格,有石橋湖面,有涼亭長廊,四周更有青山農田包裹,步步是景,處處成趣。
這裡,真是一個寫生的好地方。
薛亮亮說過,他的老家很美,的確如此。
其實,在吳胖子辦公室那裡得知“黃山民安鎮”這個地名時,李追遠就想到了薛亮亮。
上次他和羅工一起開會,繁忙之中羅工硬是擠出了半天時間回家看看,結果遇到了晶晶中邪的事,解決完事情後,他們倆就又火急火燎地開車前往黃山參加會議。
記得當時薛亮亮說過,離家近,開完會還能順便回老家看看。
當透過電話,詢問到薛亮亮的老家確實是“民安鎮”後,李追遠就沒再具體問下去,後來也沒有再給薛亮亮打傳呼,詢問其家裡具體地址。
他知道亮亮哥很聰明,說不定當時就已經起疑了,要是自己再多問一次,怕是會馬上意識到自己老家出事了。
亮亮哥是個很清醒的人,他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強行回來給自己添亂,那自己也就不用他隔著那麼遠幹操心了,事情自己會處理好。
鎮子就一條主街,街上有一些小商鋪,其餘民居都在主街兩側巷子裡,分戶而居。
李追遠找到小賣部,在這裡買了兩瓶飲料,然後詢問小賣部大嬸薛亮亮的家在哪裡。
這年頭大學生還金貴,報上大學和其本人姓名後,大嬸就很熱情地領著李追遠二人走入一條巷子,來到一座屋門前。
屋門大開著,大嬸對著裡頭用方言喊話,意思是你家亮亮的朋友來家裡做客了。
薛亮亮的父母走了出來,二人臉上能看出歲月的滄桑,但身子骨依舊很硬朗,當李追遠做完自我介紹時,二老異口同聲道
“你就是小遠啊。”
顯然,薛亮亮對他家裡人,提起過自己,而且不止一次。
原本可能會存在的一點隔閡與客氣,在此刻煙消雲散李追遠和潤生被熱情地迎進了屋,二老開始做飯。
老房子,前兩年應該剛翻修過。
屋內的陳設沒有什麼特殊的,和尋常人家差不多,但一些細節處,能瞧出雖然過得很簡樸,卻一點都不窘迫。
薛亮亮對金錢沒那麼大的執著,但那也是建立在解決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礎上,每個月他肯定都會給父母匯錢,不過他父母還是過著熟悉的生活模式,這讓他們感到自在。
飯菜很豐盛,尤其是那道臭鱖魚,滋味很足。
飯後,四人就坐在院井裡聊天說話。
李追遠並不急著去四處搜尋、尋找訊息,每個人都有自己負責的一條線,先儘可能地把自己這條線挖掘好才是最重要的。
下個月就是薛亮亮父親五十歲生日,他打算大辦一場,談到這件事時,二老很開心。
黃昏時,薛亮亮父親帶著李追遠去鎮子上的長廊處,那裡靠河,每天這時候都有人聚在這兒下棋喝茶,偶爾還會有人說評書。
李追遠有種自己是來旅遊的感覺。
晚飯時,李追遠又聊起了辦壽的事,同時詢問起了當地的一些風俗。
晚上睡覺時,李追遠和潤生住的是薛亮亮在家時的房間。
木質結構為主的老房子,隔音不是太好,李追遠聽力又格外敏銳,二老在隔壁房間床上的對話,他聽得“清清楚楚”。
他們聊起了自己,主要是誇孩子長得好看和聰明,這算起了個頭。
然後又著重聊起了薛亮亮什麼時候能結婚、自己什麼時候能抱上孫子的話題,這應該是老夫妻日常夜話的重點。
就在這個老話題逐漸收尾時,薛亮亮的母親忽然來了一句
“也不知道那個探險隊什麼時候能回來,都是群年輕的孩子,膽子怎就那般大,敢去那個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