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走了半個多小時,眾人才看到了所謂的祖山。
祖山是好聽點的說法,實際上就是墳山。
墳山有兩座,分別屬於王家溝和汪家村,據說兩個村子幾百年前是一家人,後來不知道怎麼的就分成了兩撥,一南一北,被山隔斷。
因為眾人是從王家溝走出來的,所以先到的是王家溝的墳山。
其實只要走過幾回的人,根本不會迷路,王飛昂也是運氣不好。
墳山的高度不低,足有五六百米的樣子。
最開始墳山也不是墳山,埋的人多了,就被兩個村先後當做了墳山。
近些年哪怕搞了旅遊開發,這兩座山也沒有對外開放。
甚至為了不讓人闖入,兩個村各自都募捐了資金,給山圍了一圈牆。
當然,最初王家溝圍的是鐵柵欄。
可誰知一年後汪家村將鐵柵欄換成了木牆,王家溝一看這能讓比下去?
這要是被比下去了,先人們丟臉就是他們丟臉啊!
於是,募捐後就變成了石牆,汪家村自然也不甘心,拆了木牆蓋石牆!
如今,石頭牆上還圍了一圈帶刺的鐵絲網,每隔一段還有攝像頭!就是為了防止有遊客閒的慌,翻牆過去。
說起墳山,陳鑫以前還外婆說過一個有意思的事情。
墳山原本埋人也是隨便找個好地方埋了了事,可之後不知道是誰立的規矩,只有村子裡德高望重的人才能埋到五百米以上。
五百米以下,雖然沒有劃分割槽域,但規矩已經立下來了,一般人家庭也不會將自己家的人埋高一點。
因為他們怕先人在下面被擠兌。
俗話怎麼說呢,寧做雞頭不做鳳尾。中等條件的家庭,陰宅非要和富裕人做鄰居,是不是會被看不起?
但如果中等條件的家庭,陰宅和普通家庭的陰宅做鄰居,是不是能優越一點?
雖然說有些扯淡,但老一輩還偏偏都信這一套說法。
一傳十,十傳百,兩個村都沿用了這一套規則。
路過王家溝的墳山時,陳鑫看到了通往墳山的門。
很大,很肅穆還有守山人住在一旁與大門相接的門房裡,哪怕是這麼多人在外面走動,那守山人也沒有出來。
“哎,陳鑫,你看到沒有,那人是我們王家溝的天煞孤星!”
陳鑫詫異,這個他倒是沒有了解過。
以前雖然皮,但也知道這裡是不讓來的,哪怕遠遠看一眼,回去就得捱打。
“怎麼說?”
“他那一大家子的人,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或是病死,或是意外死亡,全部死絕了,他雖然沒死,但也心灰意冷,剛好接了上一任守墳山的崗。”
~~
說到這裡,王翔小聲又多說了一句。
“聽說,守山人身上都不乾淨!”
陳鑫問道:“怎麼不乾淨?”
“哎,說不清,我之前在街道上遇到過他買東西,結果從身邊路過的時候,陰冷不說,身上還有一股子腐朽的臭味!如果不是他能在大白天出來買東西,我都以為他是死人!”
陳鑫聞言轉頭,遠遠的,似乎和那個保衛室裡的守山人給對上了眼。
忽然,陳鑫想到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