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阿房宮,唐朝的太極宮,北宋的汴京宋故宮等等。
改朝換代的時候,哪個皇宮沒有被燒過!
......
【在一些外國人看來,“東亞病夫”這個稱號嚴格來說都不能完全扣在華夏頭上。】
【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應該是在形容倭寇才對。】
【畢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華夏透過一場半島國戰爭就把所有的名聲都打回來了。】
【所以,外國人都很不理解。】
【世人都說漂亮國厲害,可漂亮國也才厲害了100多年。】
【而華夏,在世界之巔屹立了幾千年,從1840年開始才吃了幾個敗仗。】
【對幾千年的輝煌一筆帶過,對幾百年的屈辱一字不漏。】
【這真的合理嗎?】
此時彈幕彈出。
“華夏從1840年到1945年,就是一段不折不扣的屈辱史。損失了多少文物?多少黃金?多少領土?多少資源?這些悲慘的歷史時刻要告誡我們後人要居安思危,警鐘長鳴!”
“炎黃子孫生下來就是天之驕子,哪能受這等鳥氣。屈辱必須加倍還回去,以告慰為屈辱抗爭的先烈。”
“華夏民族在近代遭受的苦難之深重,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我輩華夏子孫一刻也不敢忘。”
“因為咱們華夏人是記仇的,報憂不報喜的,幾千年的輝煌不足掛齒,一百年的恥辱卻字字珠璣!”
......
永樂年間。
朱家三代人忍不住狠狠點頭。
這當然很合理啊!
別人怎麼認為他們不管,反正他們認為那段歷史就是屈辱史!
就是因為華夏輝煌了太久,所以才受不了一點委屈啊!
他們看了天幕中並不完整的近代史,都不願意、也不忍再看。
那種強烈的屈辱感,在內心揮之不去。
然而,他們都必須記住這種屈辱。
如果他們覺得近代史不屈辱,那就會缺失前進的動力。
那麼在未來,或許華夏的近代史還會再重複一遍。
所以呀,勿忘國恥,復興華夏。
這不止是後人要做的事情,也是他們這些先人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