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殺了權臣不是最終目的,最重要的是做好善後,從權臣手裡奪回大權。】
【如果說殺了權臣的難度是地獄級,奪回大權的難度就是修羅場。】
【你被架空,是因為你的權力基礎被權臣佔據了。】
【那麼,你的權力基礎是如何被佔據的?】
【權臣想要架空你,必須得控制中樞機構如三省六部,掌控禁軍、滲透地方要職,甚至能遠端遙控邊鎮將帥。】
【簡而言之,就是他得在各個重要的職位上安排自己的親信,比如禁軍統帥就是權臣的親信。】
【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力,禁軍統帥就得把二級將官都換成親信。】
【二級將官為了站穩腳跟,就得把三級將官換成自己人。】
【如此層層遞進,到最後,就連禁軍當中最底層的小兵,也都會跟權臣形成牢固的利益共同體。】
【如果權臣掌控的,只是禁軍當中的一部分將官,哪還有挽回的餘地。】
【但是如果連最底層的小兵,都和權臣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你的處境可就危險了。】
......
朱元璋對此深有同感。
權臣,雖然是站在頂端,發號施令。
但是貨真價實的權力,往往是從下往上而來的。
這種情況下,皇帝殺了權臣,捅破的就是他背後利益集團。
屆時,便是與整個朝廷為敵。
所以,他最是反對官員之間拉幫結派,結黨營私。
......
【歷史上是否存在殺了權臣,還能成功奪回大權的例子呢?】
【有,康熙。】
【但康熙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孝莊太后瓦解了鰲拜在朝堂上的勢力,鰲拜的根也還沒有扎到底層。】
......
此時,康熙帝陷入了回憶之中。
自己年少時與權臣鰲拜斗智鬥勇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他父皇順治皇帝駕崩時,他被冊立為太子,年僅八歲。
由於他年紀尚幼,無法親政,因此需要重臣來輔政。
順治帝為了避免多爾袞攝政專權的教訓重演,便廢除了由宗室親貴擔任攝政官員的舊制,改由異姓功臣來擔此重任。
為了制衡各方勢力,順治皇帝特意安排了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四位大臣共同輔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