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路易十六不傻,就會派兵鎮壓。
李世民看向天幕。
接下來,就應該是兵戎相見了。
......
【面對三個等級的集體反水的局面,路易十六展現出了他最為致命的弱點——優柔寡斷。】
【他既沒有爽快地答應國民議會的條件,也沒有果斷採取強硬鎮壓措施。】
【他緊急召集會議,會上守舊派大臣對國民議會進行口誅筆伐,嚴厲抨擊國民議會的行為。】
【會議結束後,路易十六宣佈國民議會違法,並勒令其自行解散。】
【國民議會自然無法接受這一命令。】
【隨後,路易十六親自前往國民議會現場,試圖透過一場慷慨激昂的演講來打動代表們的心。】
【但現場卻陷入一片沉寂,無人給予任何回應。】
......
李世民已經想象到這個畫面了。
他都替路易十六感到尷尬。
三個等級之間本來就有矛盾,或者說連同皇帝在內,或許已經出現了幾方觀點。
一個會議開了一個多月,還沒討論出一個結果。
矛盾已經愈加激化。
甚至出現了小團體開始公然造反!
這個時候不第一時間武力鎮壓,還想著靠著幾句演講說服國民議會的成員。
能說服的話,早在月餘前就能說服吧。
路易十六未免也太天真了!
當皇帝當成這樣,遲早要完!
......
【演講的失敗促使路易十六調整了策略。】
【他一方面對國民議會做出做出妥協,聲稱願意實施君主立憲制,以緩和局勢。】
【然而另一方面,他卻在暗中調動三萬士兵秘密進駐巴黎,意圖鎮壓潛在的起義。】
【這種首鼠兩端的行為自然激起了國民議會的強烈憤怒。】
【他們要求國王立即撤兵,路易十六回應稱,他將慎重使用軍隊,調動軍隊僅為以備不測之需。】
【就在路易十六與國民議會因制憲問題而爭執不休的時候,巴黎城中流言四起,且城中的儲糧已經完全耗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