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1章 因為兩個人,毀了一座城!華夏國運從此改寫!

【可是我們碗中的每一粒米飯都有他的身影,彷彿他仍在輕聲細語地叮囑我們,請吃乾淨碗裡的最後一粒米,千萬不要浪費。】

【最後,讓我們再給袁爺爺狠狠地磕一個吧!】

彈幕彈出。

“今天還有很多人壓根不知道,我們今天能吃上飯,國家在背後阻擊了多少次敵人。”

“中儲糧的儲備量可是國家機密。”

“不得不說那一戰,中儲糧肩負起了國央企的重任。”

“向袁老致敬!”

“注意,市面上最多的金某魚,不是國產!”

“袁老如果收專利費,起碼能甩世界第二百來個第二了。”

“可惜莊老先生不在啦。”

......

“若是大豆研究也有如同袁老一般的人物就好了。”

嬴政略帶遺憾的說。

華夏後世14億的人口,華夏應該不可能同時讓主糧和大豆同時自給自足。

所幸,華夏後世出了袁老爺子。

主糧的產量變高,那麼主糧的種植面積可以騰出來給大豆。

只要保障主糧自給自足,年年有富裕,大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賴進口的。

只是最好是不要再向漂亮國進口了,不然他們總是想整出點啥事來。

......

天幕重新整理,下一個影片出現。

【因為兩個人,毀了一座城!華夏國運從此改寫!】

永樂年間

朱棣一愣。

毀一座城!國運改寫!

天幕怎麼會用這麼嚴重的形容詞!

這是華夏什麼時候發生的事情?

他回想了大明之前的王朝,也沒出現過這種兩個人毀城改國運的事情啊。

大清因為慈禧喪國辱權這事,天幕已經提到過了。

大清之後便沒有封建王朝了。

難道是在華夏後世!

朱棣心裡一咯噔。

究竟是發生了何事,竟然影響了國運?!

身旁的朱瞻基一臉懵逼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