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明朝中後期文官數量激增,那宦官和皇權呢?
朱棣心中不由得咯噔了一下。
......
【除了豪強兼併土地,享受免稅的原因之外,還有貨幣體系崩潰的問題。】
【明朝初建時,朱元璋推行了一種叫做“大明寶鈔”的紙幣。】
【這種紙幣只發行而不回收,雖然短期內迅速充盈了國庫,但卻是在變相的掠奪民財。】
【隨著百姓手裡的資產不斷縮水,於是百姓就逐漸棄用了紙幣。】
【民間又開始以貴金屬作為通用貨幣。】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核心問題。】
【明朝既缺少銅,也缺少白銀。】
【恰在此時,美洲和日本的白銀透過江南商人的海外貿易渠道大量湧入明朝。】
【於是,白銀作為一種硬通貨,迅速成為了明朝的通用貨幣。】
【這也就意味著,朝廷喪失了鑄幣權。】
【而江南的富商,則憑藉手中龐大的白銀儲備,牢牢掌握了明朝的經濟命脈。】
......
洪武年間。
朱元璋臉色陡然一沉!
不對!
他可是實行了海禁!
按正常的歷史走向,按照歷史的正常軌跡,只要明朝的皇帝們一直遵循祖訓,海禁就會持續下去。
那外面的白銀如何進入大明?!
是哪位皇帝膽敢違背祖制,開放了海禁?
還是那些商人膽大包天,竟敢無視禁令?
而且,僅憑江南商人,他們如何能獲取如此大量的白銀,操控大明的經濟命脈?
甚至,朝廷還丟失了鑄幣權!
想到這裡,朱元璋不禁怒火中燒。
僅憑商人之力,當然不可能!
必定是官商勾結!
他猛地一拍龍椅,震得整個朝堂都為之顫抖。
官員們霎時間噤若寒蟬。
他們都知道,官員貪汙**的問題,一直是皇帝的逆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