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不該、萬不該,他們把主意打到華夏上。
經此一役,全世界就會發現,天竺一觸即潰,不過是一隻紙老虎。
中立的國家,就會倒向更有實力且愛好和平的華夏。
此戰,天竺自取其辱,輸掉了面子還丟掉了裡子。
偷雞不成蝕把米啊!
......
【第六次國運之戰,是國際新變化。】
【在珍寶島事件之後,華夏與毛熊國之間的關係驟降至歷史冰點,大規模的衝突隨時可能發生。】
【然而,正是在這國際風雲變幻之際,華夏與漂亮國的高層敏銳地捕捉到了新的合作契機。】
【雙方不約而同地意識到,假如華夏和漂亮國聯合共同對付毛熊國,豈不是更好?】
【於是,漂亮國總統尼克松首先來到北京,開始了破冰之旅。】
【從此,華夏和漂亮國越走越近,華夏聯和漂亮國共同對抗毛熊國的戰略開始形成。】
【而華夏和漂亮國關係破冰,自然也為華夏開啟了通往西方世界的大門,極大地促進了中西方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不久以後,華夏開始了改革開放,華夏從漂亮國獲得了大量的裝置、技術和資金,為華夏的經濟建設注入了活力,並取得驚人的成就。】
......
永樂年間。
朱瞻基的神情瞬間凝滯,隨即眼中閃過一絲頓悟。
他恍然大悟,原來,第六次的國運之戰,就是華夏和漂亮國建交。
他原本以為,華夏和漂亮國總是一種很不正常的關係。
兩國之間似乎總是有著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複雜又微妙。
漂亮國也總是明裡暗裡針對華夏。
可還是那句老話,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共同的利益。
此番建交,對於華夏而言,也是絕對益處大於壞處。
華夏在經濟、貿易、科技、軍事等多個領域,將會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華夏在國際上的地位,也能大大提高。
所以,後世的時代主題,不止有和平,更是共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