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機還能應用在很多領域上。】
【例如,鷹國將蒸汽機應用在紡紗機上,讓鷹國的紡織業進入工業化製造時代。】
【這讓鷹國的紡織品產量比之前增長了60倍。】
天幕中播放起蒸汽織布機的工作原理。
開啟蒸汽閥,接著轉輪開始轉動。
線軸透過皮帶將動力傳遞給織布棚。
織布機便可飛速工作。
天幕中又播放了一段剪輯過的十九世紀鷹國工業化紡織生產的影視片段。
整個工廠一個人都沒有,只有無數臺機器在工作。
隨著機器的運轉,一卷卷白布飛速織成。
這是各朝的古人們第一次透過天幕直觀地見到現代化的生產過程。
這對他們造成了極其強大的視覺衝擊,尤其是從事紡織業的人們。
華夏古代的織布機是宋末元初時黃道婆發明的。
織布機的出現,加快了布匹的生產速度。
但布匹的生產仍然是以手工為主,生產速度和工業製造的速度完全不能比。
他們好幾天才能織出的布匹數量,用天幕中的蒸汽紡織機,在極短的時間能織出。
“好快的速度!”
“竟然這麼快就能織出一匹布?”
“竟然連個看護的人都沒有!”
各朝古人都驚呼不已。
......
永樂年間。
“速度居然能快這麼多!”
“父皇,兒臣斗膽請求,蒸汽機一旦研製出來,就立馬研製這蒸汽紡織機!”
“布匹產量上去了,價格勢必會降下來!”
“蒸汽紡織機不僅僅只是大大提升織布的效率,讓咱大明百姓都能用上便宜的布匹。”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
朱高熾頓了頓,想要組織一下語言。
“啥呀,爹,你咋說話盡說一半!”
朱瞻基插嘴道。
朱高熾接著說道:
“現在海外別的國家都還在手工織布,一匹布一戶農家要織上好幾天。”
“而一臺蒸汽紡織機,可能每天能織上幾十匹布。”
“手工布匹,價格昂貴。機器織的布則便宜得多。”
“如此一來,咱們大明工業生產出的布匹可以大量遠銷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