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4章 明朝財政體系的崩潰

永樂年間。

朱棣傻眼了。

為何,大明的財政如此捉襟見肘,連皇室的開支都負擔不起?

他也很想知道,銀子究竟花在了哪裡?

後人不是說,朱祁鎮生了個好兒子朱見深嗎?

朱見深還發動了發動成化犁廷,差一點就掃平女真族。

最後還留給兒子一個盛世。

他還挺欣賞朱見深的。

收拾了父輩的亂局,延續了大明的穩態。

難道說,自朱見深之後,大明皇帝皆是庸才?

......

【在朱元璋時期,明朝的官員數量大約在24000人左右。】

【但是到了朱允炆時期,因為擔心官僚集團的數量不足以壓制各地的藩王,所以朱允炆下令削藩。】

【之後,朱棣又遵從祖訓,開始供養宗室。】

【於是發展到了朱見深時期,明朝的官員數量激增,翻了整整5倍之多。】

......

洪武年間。

朱元璋此刻有些懵。

他已經明白供養宗室是個錯誤的決定了。

但是他不明白,官員的數量為何要增加這麼多?!

是因為要用官員來牽制宗室嗎?

宗室的數量,增加的這麼快嗎?

朱元璋此刻滿是疑惑。

不過,只要官員素質好,辦事效率高,官員數量增多,也沒啥關係的吧。

很快,天幕就打了朱元璋的臉。

......

【既然官員人數出現了倍增,那麼行政效率理應也隨之提升,對吧?】

【但事實並非如此。】

【以宛平縣知縣沈榜為例,他每年要向27個不同的部門繳納當年所需的稅款,然而稅款的總額卻只有兩千兩白銀。】

【這種繁瑣複雜的行政程式,消耗了大量的社會資源。】

【大明朝廷投入了最多的人力,卻只帶來了最少,而且還是越來越少的回報。】

【那麼,為什麼會越來越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