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有獎學金與助學金,米國各大學發給學生的獎學金是學生獲得米國獎學金的最主要來源。
佔米國大學各類獎學金的42%,聯邦政府獎學金佔31%。一些高校也會為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助學金。
只不過獎學金那是靠成績獲得的,那也是有相當的難度。
此外,部分學生還會透過勤工儉學來賺取學費和生活費,但這通常只能覆蓋部分費用。根本不夠用。
作為華夏從高中就來米國的留學生,情況自然又不一樣。
米國中學包括三種。第一是寄宿中學,學費和住校費加起來一年大概在3.55萬美元,家長一般需準備3035萬人民幣/年。
一些高大上的寄宿高中費用可能更高,會超過6萬美元。
第二是教會走讀學校:學費和10個月住宿家庭的費用在24萬美元不等,家長一般需準備2030萬人民幣/年。
第三是精英走讀學校:學費和10個月住宿家庭/校外公寓的費用在5.57萬美元不等,家長一般需準備4050萬人民幣/年。
除了學費和住宿費,還有其他一些費用,如書本費、醫療保險費、課外活動費、校服費等。
每年大概需10003000美元。此外,零花錢、往返機票等費用每年也需20003000美元左右。
而按照華夏人人的習慣,大多數選擇的都是第三種。
畢竟能來這裡留學的,基本上都是不差錢的家庭,當然也有砸鍋賣鐵供孩子上學的。
一般的孩子知道這個情況,來到國外都會努力學習。
但是二般的學生也不會少,他們到哪都一樣,出來也就是換了個地方玩。這部分人,咱們就不用介紹了。
反正目前王欣然班裡的這三個華夏生,學習還都不錯。王欣然反而是那個最差的,但她很努力。
王欣然家裡是做生意的,爸爸生意做的很大,不過從小到大,王欣然見父親的機會少之又少。
少到她經常連父親長什麼樣都記不清了。
媽媽總是告訴她,父親很忙,生意做的很大。
說的多了,她也就信了,畢竟媽媽不會騙她。
媽媽一直居家,專心照顧她,家庭來源一直靠父親,這次他出來,也是父親同意後,拿錢叫她出來的,關係還是父親找的。
但這次回款延遲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幾次問母親,母親總是吞吞吐吐的也說不清楚。
王欣然並不是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人,也許是父親遇到了困難吧?反正一切都會好的。
中午吃飯的時候,王程程給欣然送到教室的,讓他揹著去吃飯,他自問沒有那個體力。
顏卿也拿著飯盒回了教室,三個人一起吃的。
葉帥來的時候,看到這個情景就走了,王程程上前攀談,葉帥回了幾句,不知道聊啥?也就告辭了。
王程程突然想起來一件事兒,問王欣然。
“然然,你上次說,和你一起租房子的兩個人都要走了是吧?”
王欣然點頭,不知道王程程問這個幹嘛?
王程程看向顏卿:“小卿,你不是也想換地方嗎?咱們乾脆一起搬過去得了,她住的地方離學校近。”
來了,謝謝大佬們的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