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得太突然,不免讓人患得患失,吳京就怕那個地方搞錯了,鬧出諾大動靜,到時候卻無法收場可就要了他的老命。
於是就催促自家子侄,趕緊去宗門打聽詳情。
再說碧波門。
掌門師叔回來不過旬月,一日早課,指點了諸弟子的課業,不經意間就爆出了此等訊息。
剛開始,所有人都很茫然。
道侶!?
這個名詞並不新鮮,除了釋家的那些禿驢還遮遮掩掩,儒家、道家、外家修士,不管前程如何,都要為宗門留下血脈,所謂延綿子嗣,不僅關係到一個小家,還關係到一個宗門的道統存續。
這是責任,更是義務,要不然那些根深葉茂的大家族是如何來的,那麼多元嬰老祖為何有直系後輩存世?
當然,其中還是有些差別和講究的。
前途遠大的,道侶要求就高,這種事兒來的就晚。
前途無望的,基本上一過三十就開始為子孫後輩謀劃,掂量自家的同時,又掂量他家的斤兩,聯姻算不得什麼稀奇之事,不食人間煙火的修真,在諸天萬界根本就沒存在過。
大家對掌門師叔的道侶不是沒有心理準備,只是沒先到來的這麼快。
按道理,他是有望結丹的。
一般情況下,結丹之後的選擇就高的多了。
一個金丹修士的道侶和一個築基修士的道侶,要求可謂天差地別,這個時候聯姻,未免太心急了一些。
諸弟子正在疑惑,又聽聞聯姻的物件是棲霞派的羋家,就有些釋然。
再聽聞這聯姻的物件雖然是羋家嫡支,元嬰老祖的直系後輩,但大道艱難,至今不過一階練氣的時候,還有些不滿。
羋家覺得自家是下嫁,委屈極了。
碧波門覺得自家掌門師叔前途遠大,一個練氣期道侶還大道艱難,同樣是屈就了。
兩者站的位置不同,看的角度不一樣,沒有對或者錯,只在背後的利益衡量。
不管怎麼說,此事已經敲定,碧波門上下就此忙碌起來,除了莫言要採辦上門提親的諸多物事,還需找一個夠份量的中人,走一套繁瑣而不容輕忽的儀禮程式,如此才顯得此次聯姻的慎重,才能盡到聯姻的根本目的。
這個中人可不好找,翻遍歷來交往的人物,沒有一個夠份量的。
關鍵是羋家的門檻太高,周邊的勢力通通不夠看。
就在莫言為此苦惱不堪之時,一個絕對意想不到的人物主動送上門來。
確是連水門的那位金丹。
“驚聞貴門的喜事,真是不勝欣慰啊,想當初,貴門開山真人的音容笑貌還歷歷在目,在下昔日就承蒙真人照顧良多……大家都曾是連水盟一脈,應該不分彼此才對。也罷,今日就厚著臉皮,來參合一腳,就毛遂自薦做一回中人……”
連水門的金丹開門點題的就這麼講,言辭溫潤、一臉欣慰和與有榮焉。
不知道還以為他與碧波門上下有多大情分,實際上呢,正是這人在三代掌門屍骨未寒之際,攻門滅戶,奪家毀業,如今又是這麼一副嘴臉。
臉皮之厚,態度之自然,真是重新整理人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