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起不來,沒有利益,甚至要虧本,投資人制片人自然也就縮手縮腳,不敢大力投資。
導演也得精打細算的去拍電影,能不花錢就不花錢,一些不重要的細節能過就過,不會刻意去追求完美多花冤枉錢。
但是,沒處理好的細節多了,就算看著劇情不影響,甚至觀眾都看不來,說不出來哪裡不好,但不知不覺中卻影響了觀感。
投資人不敢大額投資。
導演沒錢拍戲,不追求完美。
觀眾對國產電影失望,態度消極,不願意掏錢進影院。
這無疑是陷入一個死迴圈,這也是國內票房前五被外片壓制多年最根本原因。
不是我們不行,只是走進了一個怪圈。
而宗師和美人魚這兩部電影,無疑,一舉將這個怪圈打破了。
兩部好片,讓觀眾重新看到了希望。
魔咒被打破了。
越來越多的觀眾對國產電影的態度不再消極了,願意花錢進影院看電影了。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繼宗和美人魚之後,忽然間國內電影的票房拔高了一個層次。
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發展著。
消極的怪圈被改變了,慢慢的變成了一個積極的迴圈圈。
觀眾原因觀影。
投資人能賺錢願意投資。
導演有了錢能盡情施展才華,製作好的電影。
好的電影,觀眾願意買賬。
這個圈,希望能夠一直迴圈下去。
觀眾,導演,投資人,建立了一個良好的信任圈。
而這個信任圈,確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維護。
而維護好這個圈,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請所有的影視人,請做出誠意的作品,製作爛片爛作品,或者沒有質量的明星流量作品,固然一開始能賺一波錢,但是,這是消費了觀眾對你們的期望,也是在消費著自己。
當觀眾的期望變成徹底的失望後,消亡的還是影視人自己。
國內電影行業正在慢慢興起。
時代,是真的變了。
而這一年,也被稱之為了中國電影崛起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