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
會議繼續。
夜光果斷沒有再去坐到代表團參加會議。
上午先前拍了夜光的那名央視的攝影師大哥,在會議開始後,又特地拍了一圈代表團的成員名,只不過,這次,夜光的位置上換了一個人,拍完整個代表團,也沒有找到夜光的身影。
在外邊看直播的觀眾也奇怪了,上午還看見人呢,下午怎麼就不見了呢?
這會議這麼隨意的嗎?想參加就參加,不想參加就不參加?
有網友這般推測了,“該不會夜光真是混進去的吧?開了半場,然後被發現逮起來了,所以下午沒出現。”
當然,這名網友也是被夜光的粉絲們迅速給懟了。
而夜光此時,確是身處會議室二樓的中國翻譯團了。
夜光在翻譯界,地位可是很高的。
講給細節大家就知道了,夜光來到翻譯團,進門,有人發現他了,然後,頓時就驚呼起來,“呀,夜光老師來了。”
“夜光老師。”
“夜光老師好。”
“......”
一眾翻譯員紛紛和夜光打招呼,關鍵是,聽聽人家稱呼夜光什麼,有一個算一個,大家都稱呼夜光為夜光老師。
夜光,一個精通數十種外語的怪胎,在以外語為本的翻譯界,他早就成了一個神話,成了行業典範,成了一本教科書級別的存在。
關於翻譯團,以及會議的翻譯工作,這裡簡單說明一下。
大家在會場上,能看到參會人員耳朵上都戴著一個類似於藍芽耳機的小機器,很多人以為這是翻譯機。
其實,並不是,目前的科技,還沒辦法把翻譯機做到這種牛掰的程度。
每個人說話都是有自己的習慣的,不可能如同教科書一般,滴水不漏,出口成章,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口頭語,停頓,語氣助詞,以及說話時的語調語速都是不一樣的。
這些,都是翻譯機暫時突破不了的技術壁壘。
翻譯機再牛逼,至少現在的科技,還沒達到可以做到這種程度,所以,會場上大家戴的那個耳機,並不是什麼翻譯機,而是同傳接收耳機。
這種耳機,沒有翻譯功能,其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可以聽到同傳翻譯人員的實時語音翻譯,同傳翻譯人員坐在會場某個封閉式小黑屋裡,緊張而又刺激地,聽一句翻譯一句,準確率取決於翻譯個人水平。
這次國際會議,參會國眾多,語種也眾多,中國翻譯團的人員自然也是很多。
夜光初略估計了一下,有四五十人,根據會的語種不同,大家各有崗位分工。
會議還沒正式開始。
夜光來到了翻譯團,翻譯團的成員名很是熱情。
“夜光老師來我們翻譯團指導工作,大家鼓掌歡迎。”翻譯團負責人笑著說道,帶頭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