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2號星期一,一大早聖安東尼奧快報在報紙上控訴布魯斯鮑文遭遇的暴行:
“我們不會忘了布魯斯鮑文對於社群的貢獻,這位善良的好丈夫不該遭受這樣待遇。”
“他本可以將冠軍送給自己剛出生不久的兒子,結果現在卻只能在醫院中看著球隊陷入困境。”
“對手懼怕我們的調整,波波維奇主教練的戰術讓他們感到恐懼,馬刺隊可以挺起胸膛,他們為球迷展現出了最純粹的籃球!”
4次總決賽,輸得越來越慘,最終徹底破防.
作為聖安東尼奧最主要的日報之一報紙沒再像以往那樣分析比賽,整個體育版面都是情緒輸出。
不光是報紙,在比賽結束後,很多當地的體育記者就在部落格上痛斥G3這場比賽,並且堅決認為馬刺隊本有機會贏球。
雖然馬刺隊和前兩場一樣,沒贏過一節,籃板球、助攻數、搶斷數、命中率全方位落後,但馬刺隊球迷堅信只要鮑文沒受傷,他們一定能贏!
地區性報紙自然要服務當地球迷,要是看紐約時報,馬刺隊鐵桿粉絲大機率當場把報紙給撕個粉碎:
“聖安東尼奧又在哭泣。”
系列賽再無懸念,引用一張李佑命中超遠三分球后作出傾聽姿態照片,正式宣告5連冠的到來,順便還貸款了後續幾年的冠軍。
圖片上能看到大片球迷沮喪抱頭,一部分球迷直接捂臉,照片拍得很好,雖然內容都是貶低對手和吹X,但紐約球迷看了都心情舒暢。
雲球迷也不關心戰術和對位,反正比賽中李佑下半場三分線外神準,跟著“哇”就完了。
見證一場精彩的個人表演,這會成為未來幾個月的談資,至於倒黴的蒂姆鄧肯,誰會在意輸球的一方?
想看技術分析的球迷可以去看ESPN知名專欄作家比爾西蒙斯的文章,雖然這位的文章總喜歡賣弄“文筆”和“冷笑話”,但內容乾貨更多。
大半夜就更新了專欄,比爾西蒙斯在自己的文章中直接給出結論:
“只要李還在聯盟中,未來5年大個子的時代仍不會到來”
以上結論參考的是邁克爾喬丹的職業生涯情況,副GOAT在34歲資料表現來到生涯最差,考慮到李佑的年齡,5年是最合理的預測。
沒人再提蒂姆鄧肯“攻防一體”,這位進入聯盟後就被寄予厚望的大個子在三場比賽進攻低效,防守拉胯。
也許是心態出現了問題,比賽中罰球都罰不進,白白浪費了主場優勢。
輿論的風潮可不會在意兩支球隊的陣容差距,4次打進總決賽的鄧肯大機率只能等到退役後才會獲得最公正的評價。
13號星期二,無法轉播總決賽的TNT在下午的節目中再次重拳出擊。
馬刺隊名宿肖恩埃利奧特出現在節目中,但這並未影響查爾斯巴克利的發揮,反倒是藉著這個機會鞏固了“球星成色論”.
當晚21點聖安東尼奧又將迎來G4,但系列賽已經沒有懸念了,所有人都預設尼克斯隊奪冠。
“31歲,我尊重蒂姆鄧肯,但我不看好他能像賈巴爾那樣接近40歲依舊有著出色狀態。”
“鄧肯也許是最被高估的球星,我不理解為什麼當他表現糟糕時沒人批評他,事實上這些年他有很多比賽都打得跟狗屎一樣。”
“每當鄧肯表現糟糕,總能找到理由,戰術、傷病、隊友,我已經聽夠了!”
導播剛剛播放了鄧肯打鐵的集錦,鏡頭轉到演播室,查爾斯巴克利就說個不停,注意到肖恩埃利奧特臉色更黑,又看著對方補充了一句:
“我想李讓球迷看清了蒂姆鄧肯真正的實力,在這個星光暗淡的時代,他僅是一名普通的全明星,他無法帶隊奪冠。”
“就像MVP是李讓給他的一樣,蒂姆鄧肯從未達到過那種高度,考慮到他的年紀,馬刺隊的奪冠視窗已經關閉。”
出場45分鐘,21中9,罰球14中8,26分11籃板3助攻1失誤,導播再次向電視機前的球迷展示鄧肯的資料,看起來確實平平無奇。
肖恩埃利奧特作為前隊友聽得心中發堵,鄧肯風評暴跌,離不開巴克利的大嘴巴,連MVP都被剝奪,這讓他聽不下去了:
“籃球比賽不是一個人的運動,有時候我們必須承認陣容上的差距。”
“我瞭解蒂姆,他是真正的領袖,為了贏球,他願意犧牲,資料從來不是他考慮的事,換成任何一個球員在馬刺隊都無法比他做得更好!”
看著情緒有些激動的馬刺隊名宿,肯尼史密斯沒說話,一旁的查爾斯巴克利卻根本不在意,再次說起風涼話:
“我已經降低對鄧肯的要求,別說不在意資料,籃球比賽誰拿到更多分數誰就能獲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