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5章 高階的麵點,往往只需要簡單的配料和億點點技巧!【求訂閱】

“沒沒沒,我都吃了。怪不得嚼起來有點苦苦的味道呢,原來是用橘皮做的啊……那這顏色是?”

“用的都是天然色素,對人體沒任何害處。”

靠,那我小時候白費盡心機的從月餅裡挑青紅絲了?

何廣昌對林旭解釋道:

“青紅絲過去是宮裡用的,青絲是青杏的乾絲,紅絲是玫瑰花瓣醃漬製作的,都是頂好的食材,不過老百姓用不起,就用橘皮之類的食材代替了,早些年的沙琪瑪、麻花、湯圓等小吃,都會特意放一些青紅絲增加賣相。”

別說了別說了……

林旭覺得此時的自己就是馬科長附體。

他拿著罐子看了看裡面的青紅絲:

“趕明兒我也做點,給家裡的老人嚐嚐,肯定很受歡迎。”

對年輕人來說,青紅絲可能是不好的回憶。

但對老年人來說,卻是她們記憶中的“古早味小吃”。

他看的時候,邱耀祖又開啟另一個櫥櫃,從裡面拿出一罐醃漬得已經變成透明狀態的板油丁。

“不管做千層油糕,還是做湯圓、梅乾菜燒餅,都離不開這種用綿白糖醃漬過的板油丁。”

林旭接過看了看,好奇的問道:

“這種板油丁做法難嗎邱伯?”

“不難,豬板油去掉筋膜,切成小丁用綿白糖泡著就行。”

何廣昌提醒了一句:

“記住了,是綿白糖,而不是白砂糖,這兩種食材的性質可不一樣。”

林旭點了點頭:

“知道,白砂糖殺水,綿白糖不殺水。”

雖然板油丁油脂含量高,殺出一點點水分也無所謂,但水分降低後,板油丁那種入口即化的口感就沒了。

而且綿白糖融化快,醃漬效果更好,白砂糖融化慢,估計一星期才能將板油丁徹底醃透。

配料準備妥當,邱耀祖就正式開始做了。

他將中央島臺洗了一下,準備直接在上面操作:

“做別的可以用案板,但千層油糕要是用案板製作,清洗起來會超級麻煩。”

他將中筋麵粉放在工作臺上,中間挖了個坑,接著從盛著麵粉的罐子裡拿出一塊老面,掰開後,裡面是有些稀的面汁,帶著濃郁的發酵味兒。

不愧是國宴大師,居然還保留著用老面的傳統。

用手將這些老面揉搓一下放進麵粉扒出來的面窩中,加入溫水,先用水將老面徹底揉碎,接著一點點將麵粉和水揉成面絮。

島臺上的麵粉差不多有三斤左右,而水則至少有二斤七兩。

怎麼看都像是攪麵糊,但操作的手法,確是標準的和麵方式。

把麵粉一點點往中間的窩裡推,讓麵粉和水逐漸混合,成為一個非常溼潤非常軟的麵糰,軟得像是洗面筋時在水裡洗了兩遍一樣。

邱耀祖忙而不亂的操作著,他將麵糰反覆揉搓摔打,將麵糰的筋性摔出來,然後儘可能的讓麵糰把黏在島臺上的小麵糰粘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麵糰。

剛開始,他像是捧著一團麵糊在玩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