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誰說的,華夏企業家都是有原罪的。
在網際網路世界崛起之前,這個論斷基本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試問,哪個企業沒有走過捷徑?遇到困難的時候,誰沒有進行過金錢開路。
這也是時代使然。
真的處在這個時代,依靠合法經營正常納稅,那是很難從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
別人都是吃拿卡要,你不請客吃飯?不送禮?卡住的時候不潤滑一下?人家想要的時候真的不給,那這一關怎麼過呢?
一力降十會嗎?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沉某人一樣有錢又有才華還有背景。
再說了,這難道不是走捷徑嗎。
這個年代的民營企業都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斷底膠鞋並不是特例。
大家都是一步步這麼走過來的,先是物不美但價特廉,等佔有了一定市場份額之後再考慮物要不要美一點,然後才是物有所值的階段,最後再去追求品牌溢價附加值。
一開始就是物美價廉,這樣的企業是經營不長久的。
就連長城集團,都是在價格美麗的基礎上,多增加一些沒用的附加值,減少物品的實際使用壽命。
一件東西太耐用,客戶就不會再買你的了。
現在,沉光林突然提出的這些要求,對現場到來的這些企業來講,著實有些拔高了。
《仙木奇緣》
當然,這件事最終的決策權在他們自己手裡,他們要想有所得,那就得有所失。
沉光林也不生氣,也不著惱。
買賣不成仁義在,只有決心走正規發展路線的企業,才有可能跟隨長城集團的腳步走到最後。
企業初創階段可以走一點捷徑,但不能一直靠走捷徑。
郭臺明做代工能做到灣灣首富,顯然不是靠的走捷徑拿訂單,而是因為他們的品控做的好,成本低,這才贏得了客戶和市場。
就算是到了後世,只要是郭大老公司代工出來的電子產品,品質基本都是可控的。
而很多原廠自己設計並生產出來的產品,不但成本高,而且問題百出。
所以,想跟長城集團合作,想從長城銀行貸款,遵守法律,這就是沉光林劃定的底線,一家企業應當遵守的底線。
大家還是回去慢慢想想吧。
告別了這些外來的客商,沉光林就要面臨自己人的圍追堵截了。
對外,他確實可以提各種要求,無論怎麼胡說八道都沒事。沉教授說的話如果你們不信,那是你們的損失,如果你們相信了,那有可能更是你們的損失。
對內,可就不一樣了。這是沉某人自己的企業,對內還是需要慎重一點。
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不得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天天在外面做演講的企業家,往往沉浸在自己的成功裡,等自己的企業出問題了都不自知。
最近這段時間,沉光林不知道是更年期來了還是月事有些不調,大家都覺得他各種昏招怪招頻出,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