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章 建新或培舊

“這比喻不一定貼切吧?”秦元玉笑道:“我倒是感覺‘壯腰’像種一片樹林,原有的樹杆雖營養不良,可也不能全砍了,施土、積肥、捉蟲、加養……都是為了讓樹木本身強健起來,並不是換一批樹栽上去。”

“那要是這批樹沒得救,或者就是一片灌木呢?再施肥給養那腰粗不到哪裡去!”秦不覺想到嘉橋小學門前章形樹與李冰黎被區別對待,就是很頹廢,一下腰上又失了力氣,隨手向床邊放了碗,向後仰倒在床上。

“你才進嘉橋工作多久,就自己先行定義了?”秦元玉只能將另一份方案擺在他眼前:“那看看這個,有新意了吧?”

秦不覺沒好氣地瞅著標題:“探索在松寧三中試行分層走班教學結合‘職業檔案袋’活動……”

秦元玉很高興手中的方案“呼”地一下被侄兒搶了過去,由他匆匆翻看,自己在一邊解釋:“這是我們預備適應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為最佳化學校資源運用,結合學生個體差異建設高效課堂想試行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不覺提問:“您在校內沒聽到異議?”

秦元玉想到許英、王巖看到這份方案內容時的擔心,點頭:“是有教師存在不少擔心。要實行,還得聽多方意見評估可行性。”

“那不得了!”秦不覺認定方案難行,把它塞還給姑姑,自己雙手抱頭又倒下去,“我感覺無論在嘉橋還是在松寧三中,可能守著老辦法使勁更合適,至少不會被否定或質疑。創新還是讓人家前沿校來吧!”

秦元玉心裡盤算著如何更務實地推動分層走班教學,一時無語。秦不覺索性閉起了眼,縱容自己難過地假寐。

“哎,小聞師傅也贊成類似的創新,章校也同樣預備推動,他們告訴你了嗎?”秦元玉想起另一個訊息來。

“聞映臺也贊成?”秦不覺不敢置信地睜開了眼睛。

“是啊,她在市裡班主任培訓會議中,以這項內容為核心進行了演講,說是會積極配合學校落實推動。”秦元玉解釋說,“我們學校小魯和她同會,回來講給我聽的。”

“兩面三倒!”秦不覺氣呼呼地拽了枕頭,捂住了一張帥臉。

這聞映臺,在章形樹面前挑剔他創新授課,當著他的面拿出什麼紮實基礎加強課內背誦記憶的方案,背地裡卻支援章形樹推動分層走班創新,這不是欺負他麼?

“你不是喜歡創新嗎?怎麼這樣說小聞?”秦元玉不解。

秦不覺氣嘟嘟地不哼聲——甭管聞映臺想加粗灌木還是想重新壘牆,反正他對這“虛偽的悶嘴葫蘆師傅”是越來越不滿意了!

“校長,這分層走班興趣化教學,我不是很贊成!”

“在我們嘉橋試行,只怕會惹麻煩!”

“聞映臺想開展的活動,我感覺在她一個班試行還可以,若跨班推廣只怕有些冒險。”

秦不覺踩著點下班回家後,章形樹還拿著自己草擬的教學創新案與聞映臺的特色活動草案,在辦公室與副校長、教導主任、教科研負責人、幾個年級組組長商談討論。

“呵呵,為什麼不贊成,怕惹什麼麻煩,說出來大家一起想想。”章形樹心中有意料之中的答案,仍樂意與在座成員開誠佈公,“這個分層走班教學,其實在一些示範校與‘民辦金字’裡早已開展,在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興趣與特長,激發學生學習潛能方面效果很好!小聞提的結合自己特長,為自己規劃職業未來,有效選擇並堅持興趣課程,恰好與分層走班興趣教學相扣,適合跨班推廣。”

“……可是,我們嘉橋的學生很大比例基礎薄弱。”與章形樹相處一年,教導主任漸漸瞭解這位學校負責人開朗寬懷的性格,辦公行事對事不對人,因此放開表述意見:“他們在校的目的,就是提升成績、盡力考入高中,而不像基礎相對較好、家庭條件充裕的學生那麼想發展個性化特長。”

“是啊,我們剛開過年級家長會,到會的家長一個個就是要求管好他們的孩子,幫他們抓好成績,沒有一個提出要發展興趣特長。”

“不少家長的意思恨不得我們嘉橋天天佈置大量的作業,然後老師24小時盯著孩子拉高成績,說這才可以見‘壯腰’的效果!”

“他們若再聽說結合職業發展興趣,針對不同孩子開展個性化教學,只怕擔心得更多!”

七、八、九年級的年級組長都是同樣的意見。

“好,你們繼續說。”章形樹在筆記本上一條條記錄著。

副校長想了想,客觀地說:“我們其實都想開啟思路,為學生們豐富教學與課堂,不是把他們的學習思維固化在單一課本和考試中。可是我們想建立的新舉措,卻有部分家長守舊的思維跟不上,那勢必會導致衝突。若堅持分層發展特長與職業興趣,只怕學生成績上不去,受到家長質疑、為難的還是我們!”

教科研負責人斟酌著表示:“所以,我個人感覺,還是以教學成績為中心,充分利用現在‘壯腰’的好資源,把學生成績大幅抓上去、提高升學率,讓我們能與示範校比肩,才是符合家長心理需要的。這樣,也能重新打響我們嘉橋中學的招牌!”

喜歡不覺玉樹映金臺請大家收藏:()不覺玉樹映金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