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1000多兵力,要控制巴馬科全部7個主要戰略點。也就是說每個戰略點投入的人數,最多隻有一兩百。
這麼點兵力,會讓他們感到人手嚴重不。但對我們來說卻不一樣了。
首先我們有完整的後勤保障體系。我們的2000人部隊可以全部投入作戰。就是說我們的實際可投入的作戰兵力,其實是比他們多。
另外,我們對於小隊戰術的運用,比他們要熟練的多。只要我們自己不犯錯,我們就絕對不會輸。”
將岸不愧是精算師,眼光非常毒辣,而且一眼就看穿了對方的弱點。
這其實真的和國家民族有一定的關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因為物產資源豐富,俄羅斯人什麼都喜歡大,從食物到器具甚至於高階裝置。一個大列巴麵包,就是五六斤重。只要是俄羅斯製造,幾乎就是傻大笨粗,但是極其耐造型別的代表。
而另一個極端就是地處海島,資源匱乏的日本。生魚片切成薄片,只裝一小碟。而他們做出來的東西,也能夠體現各種小巧。
這其實就是一種長期習慣形成的民族的性格。
俄羅斯這個國家,幅員極其遼闊。加上了前蘇聯二戰的成功經驗,這導致了他們更加偏重在廣大區域內進行多兵種聯合的大兵團作戰。
而讓他們侷促在一個小環境,運用少量兵力作戰。反而就不是他們的強項了。
這些類似的問題,曾經在車臣戰爭中暴露出不少。在車臣的山區,格羅茲尼的巷戰,俄羅斯士兵都有過慘痛的經歷。
而林銳等人,本身就是傭兵。他們打仗作戰,靠的從來不是人海戰術,靠的是快準狠。
因為傭兵大多數情況下不具長時間持續作戰的能力,所以習慣於區域性小規模作戰。講的就是把握機會,靈活機動和速戰速決。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完全剋制對方戰術的。當然如果是換成了在大平原上展開野戰,他們也就被對方完全剋制了。
但是現在的條件是,他們要在兵棋推演中率先奪取巴馬科的控制權。
這就是意味著雙方只能在巴馬科展開攻防,而且幾乎是以市區為主戰場。瓦格納傭兵集團的實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所以在這方面來看,越是受過俄羅斯高等軍事教育的,越是在這種環境下顯得很不舒服。
尤其是根據實際條件,雙方都沒有空中力量。純粹要靠步兵在地面戰上決一勝負。
沒有制空權,沒有裝甲掩護。最多有點炮兵,勉強能夠做到步炮協同。
這樣一來,俄羅斯高等軍事學院的很多套路,根本就用不上了。
學院裡教的那些現代軍事戰略戰術,首先的一點就是制空權。現代戰爭,沒有制空權,一切就無從談起。
第二個重點就是火力。現代作戰,裝甲和火炮也是一個繞不開的點。
可是這些放在非洲馬裡,巴馬科這樣的城市作戰,顯然也不具備。
雖然雙方都有一定數量的火炮。那種東西和決定性火力完全是兩回事。
最多相當於團屬炮兵連,火力相當有限,配合步兵打打火力掩護尚可。根本難以形成決定性的火力優勢。
這就變成了要啥沒啥,硬是把現代步兵作戰,降低了幾個層次。
這就等於讓一群學f1賽車的,去開拖拉機。還要比誰的拖拉機開得快,開得穩。
可以想象這些 f1車手,捧著拖拉機發動機的搖柄,心裡的情緒有多崩潰。
在一番準備之後,為期4個小時的兵棋推演正式開始。雙方互為假想敵,圍繞巴馬科展開了決戰。
瓦格納集團那邊對於形勢的估計過於樂觀,認為己方人員大部分是退役軍人,而對面畢竟只是傭兵,無足輕重。
自己的軍隊可以兩個小時就佔領巴馬科。
他們計劃兵分三路,分別切入三個戰略控制點。包括2號公路,南部的巴馬科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