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章017 天才就是這麼多才多藝

納倫自然知道這把斷劍是自己老爹的寶貝,甚至他打小就聽他老爹吹噓過這把劍的故事不下一百次,卻沒想到今天居然真的被劉逸飛一語道破這把劍來歷非凡,不由得讓納倫既對劉逸飛感覺佩服無比,又有些沒料到老爹以前對自己吹噓的故事難不成是真的的驚喜。

如果說納倫是既意外又驚喜的話,伊莫就真是有些驚為天人了!

【這小子,就這麼一會的功夫,就能看出那把劍的不同來?而且,他居然還認得出那把劍劍柄位置的印痕是附魔殘留?】

【這……究竟是這小子真有本事,還是恰巧蒙中的?】

這邊父子倆心中各自思緒萬千,那邊劉逸飛卻已然如一個老師傅般細緻地檢查起兩把單手劍的“傷勢”來。

這兩把單手劍都是典型的仿製式單手劍,整體外形、引數與軍隊中的制式單手劍相仿,只不過在平衡性、配重錘選擇、劍柄木選擇等少數細節上會因各家鐵匠鋪的不同而略有區別,算是市面上很普通的貨色,一般多為各類傭兵、冒險者等非官方武者使用。

那把劍身多處受損的單手劍在握柄處有清晰的汙漬殘留,劍尾部與平衡錘相憐處甚至能看到烏黑色的血漬殘留,能看得出它的主人並沒有花太多的心思保養,想來用起來的時候也不是那麼用心。

劉逸飛用左手食指、中指夾住劍身尾部,而後用一柄銅製小錘輕輕敲擊劍尖區域,細細感受指間輕微的震顫感。

“你這是在幹嘛?”

納倫看得好奇,畢竟他可是這家“火星與種子”鐵匠鋪的小老闆,就算自己打鐵手藝不怎麼樣,但畢竟是從小看自己老爹打鐵長大的,眼力總是有的。可他從未見過自己老爹在打造或者修復武器時有過類似的舉動,尤其劉逸飛還一副煞有其事的模樣,頓時就讓他來了興趣。

“這叫‘聽震’,是比較粗淺簡單的判斷類似單手劍這種形制比較規則的武器內部裂隙的辦法。”

“內部……啥?”

劉逸飛嘴裡冷不丁蹦出來個生僻詞,貌似還和打鐵的手藝有關係,可別說納倫小老闆了,哪怕就是打鐵十多年的伊莫都壓根沒聽說過那個內什麼什麼的說法,一下子也不由來了興趣,更認真地注視著劉逸飛的一舉一動。

“內·部·裂·隙!就是物體裡面細小的,尋常手段難以觀察到的小裂痕的意思~”

劉逸飛也不在意身後正在偷師的伊莫老闆,依舊一邊聽震一邊解釋道:

“在鍛造鐵器,特別是軍用武具的時候,傳統手藝都會透過反覆鍛打金屬錠、粗胚等方式除雜,並小幅度提高成品的質量。

這種行為在過程中會使得被敲打的物體變得更緻密……就是緊實、結實的意思,反過來說,就是減小,甚至消除物體內部裂隙的過程。

但有些裂隙太小了,甚至鍛打過程本身也會不斷製造一些裂隙出來,所以這種情況終究難以避免。

這也是某些器具剛一成型冷卻就不受控制地斷裂的一大原因。

而即便最終成型了,在之後的使用過程中如果不注意得話,那些已經存在的裂隙也會逐漸變大,最終使得武器的質地不斷下降。

哪怕外表看上去還是完好的,但可能在某次劇烈的碰撞後就突然變得支離破碎!這種情形實際上不在少數,也是戰鬥中落敗乃至喪命的一大原因。

你看這把劍,周身傷口位置顏色深淺不一,可以大致判定它經歷過不止一次戰鬥才變成這副模樣,而且劍柄、劍身等處都有汙漬殘留。

因此我判斷,這把劍的主人只怕用的時候也並不怎麼在意,甚至很長時間都沒保養了。

而一般這種情形最容易放大物體內部的裂隙,因而最直接的可能就是我們在回爐修復的時候,剛剛一錘子下去整把劍就跟玻璃一樣碎成一片片的,又或者哪怕勉強修復了,你也根本猜不到哪天它就突然斷了。

所以我要使用聽震的辦法來確認一下它內部的裂隙是否已經大到沒法修了,要不然我一錘子下去劍碎了,我豈不是隻能把自己賣了再來陪你老爹賠一把劍?”

這一大桶說完,劉逸飛基本也已經確定了兩把劍的具體情況,只是他剛起身回頭,卻是看到身後一大一小兩個老闆都一臉見鬼的表情看著自己,差點把他嚇了一跳。

“你們這是什麼表情?”

“那個……傑拉特,你難道曾經在哪個鐵匠大師的手下系統地學習過麼?”這回問話的是伊莫,因為剛剛劉逸飛叨叨叨那一大通他顯然是聽懂了,可他越是聽就越覺得驚奇!

劉逸飛說的那些別說他兒子納倫了,就算他自己幹了十多年的鐵匠也沒聽人如此清晰、有條理地闡述過相關的知識,不由得就覺得茅塞頓開!以前自己也遇到過幾次類似的情形,弄得他也很是費解,最終只得賠錢了事~如今可算是水落石出了,原來都是那些“內部裂隙”惹的禍!

如此深奧精闢的知識,反正伊莫是無論如何也不相信這傑拉特是什麼鐵匠學徒了……就算是,也只會是那些鐵匠大師的學徒!和他手底下的學徒絕不是一類存在~

聽到伊莫的問話,劉逸飛不由得一愣,而後終於是反應過來自己都幹了些什麼……他剛剛下意識說出的內容有些超綱了!

在戰役模式下,玩家對“外物”少有能看到具體屬性的,這也是戰役模式追求高擬真度的表現之一,如果萬事萬物都有明確清晰的數字指標,那這現實也未免太假了一些~

而實際上,劉逸飛之前說的那一堆用玩家的話來說一句就能概括了,即“物品耐久上限降低”!

材料自有其材質,再透過製作者的手藝,最終就會反映到製成品的“耐久上限”這一指標上。所用材料材質越好、製作者手藝越好,則相同成品的“耐久上限”越高,甚至會連帶著小幅提升物品的其他屬性。

而相反的,製造時材料用的都是次品,或者製造者手藝粗糙,又或者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長時間不注意保養等,都會造成物品的耐久上限下降,直至最終徹底破碎。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