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六十一章 相遇匆匆,但歲月很慢啊!(第二更,求訂閱!)

“沒關係的,曹教授,我過去就多看看。”陸成回道。

在常市,陸成還敢說自己可以稍微地與其他人比一比,就算是趁炳他也不虛,但是這次跟著曹孟達教授去魔都,陸成可不敢有這種想法。曹孟達只是魔都九院的副教授,在很多方面就足夠對自己教學了。

在那裡還有教授甚至院士,陸成怎敢造次?

反正負債這麼多了,買房著急不來了,一切也只能就慢慢來了。

這樣其實也挺好,陸成有時候都感覺自己之前有點被金幣的獎勵給衝昏了頭腦,很多時候想象地都是去參加手術,不管這手術是有效的學習還是無效的學習,都不管,有手術就上。

其實這一個月來,沉下心地在場景技能裡搞研究的過程中,陸成發現,以前的自己,其實並沒有把握好學習的機會和時機。

其實每一份病例,每一個遇到的病人,自己都完全沒有把他吃透,還有很多很多地方面,值得去細細的研究和品味。就好像一個個例題一樣。

而且就算是把目前的手術做得已經非常熟練了,也可以去在一個個日常常見的病例中,去思索哪些方面可以進行提升。

是的,陸成現在的頂級技能已經不少了,他要也有資格開始去思考,去摸索,該如何對現有的技能進行創新性提升了。

一些小細節的更改,最多隻是能讓你的手術好看,真正要到達登峰乃至引領的層次,其實並不是說你更改了一些小細節,進行了技術上的修改,就能夠到了引領了。

真正的引領層次,是你需要在理念上進行深華,從立說開始。

能夠立說的人,無一不是站在了整個行業真正頂峰的人,他們在頂尖的層次矗立許久,然後不斷摸索,可以開宗立派的人。

曹孟達眼睛此刻微微一閃,因為他明顯感覺到了,就這短短几分鐘的功夫,陸成的心態發生了不小的轉變。

陸成的眼神和心態,乃至語氣,都變得慢慢平穩了下來。

而且這氣勢看起來,並不是刻意把它壓下去的那種平穩。

這就讓曹孟達聯想到了以前自己的心態改變。

當自己真正可以開始比較高難度的四類手術的時候,自己當時只是假裝冷靜而已,然後真正在手術的過程中,其實是非常激動並且趾高氣揚的,只覺得自己已經開始向著醫道的巔峰開始攀援了。

只是,越到後來,一直都是在重複著當前的工作,一天又一天,一日又一日的重複工作,讓曹孟達的內心開始煩躁。

他會覺得這樣的工作很沒有動力,但是,技術也不可能一日之間就能提升,甚至,在某一個階段,任何人都指點不了你,也沒有人可以給你指引方向。

在這個時候,你及必須要沉心靜氣,慢慢地去思考,而且要多思考。

這般靜下來的氣質,會有一種閒定感。

就與現在陸成的狀態很類似。

曹孟達是真的羨慕陸成啊,如此年輕,就有如此深厚的功底,有開創的精神,在打破了幾乎是當前醫學界的壁障之後,仍然不緊不慢地能把心給靜下來,這是一件特別不容易的事情。

俗話講,年少輕狂,為何?因為這個年紀就該張揚,也該輕狂。

只是,這種輕狂不是表面上的囂張跋扈,而是,在做事情上,高調到打一切人的臉,在做自己上,應該低調一些。

曹孟達也十分清楚陸成現在遇到的一種困境,那就是,陸成現在雖然是在嶽南極和覃元武兩個人的身上,展現出了醫學的奇蹟,但是,其實兩個人恢復成現在這樣子,留下來的資料,在浩瀚的醫學面前,依舊什麼都不算。

陸成現在懂,但無法說。

可以說是為什麼,但沒人認,也就相當於沒說。

沒說出來,不可以說出來的話,就是假說。

假說說出來之後,以文字表達出來之後,才能夠立說,立說若有人信,便有人跟著進行嘗試,嘗試到積累了足夠多的資料支援之後,便可以成為一條定理。

有了數量的支撐,依然還要時間來沉澱,沉澱到五年到十年,便可以著書。

那麼整個過程算下來,差不多還要二十年的樣子。這是現世醫療水平的一種限制。

但,陸成還年輕啊。

二十年後,他才不到五十歲,便可以著成在世書,這是何等的榮耀?

曹孟達便開口道:“你可不能只是看看,看是需要的,自己親自去做,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