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一十七章 知人情冷暖!

類似的影片,出現的頻率可不少,陸成不知道是不是刻意搜尋過了有關話題的原因,隨便上下翻動頁面,顯示的都是類似的影片。

釋出影片的人情真意切,都在為曾教授鳴不平,所以才這麼集中。

而有一些比較情緒激動的人,更是當場就開口了,別讓他遇到曾教授的那個狗屁學生,否則的話,他絕對見一次揍一次!

而網路上,因為這個事件熱門了起來,就有一些評論員開始釋出了一些科普的影片出來了。

類似的影片,都是在給大眾科普,一個醫生,要自學生一步一步的走到教授的層次,需要讀多少年的書,特別是醫學專業,需要看多麼厚的書,還有影片為證啊,把醫學生所有的本科教材以及專科教材累積到一起,真比普通人都還要高,這都是要一頁頁的讀過去,而且記住許多的。

而且,讀書只是其中的一個步驟,成了醫生,需要搞臨床,需要學習手術,還要搞科研,只有科研搞得好,才能夠把職稱提上去,在龐大的手術量的灌輸下,在幾乎內捲到了極致的競爭壓力下,打敗了許許多多的人,才走到教授這一步。

可曾教授還不只是那種普通的教授,在專業領域,病人對其的口碑,咱們這裡暫且不論,大家可以有目共睹。但是,想要獲得院士提名的,每年,每個行業的每個領域,就那麼些人,更有可能走進院士最高殿堂的人,就是從這裡面選出來的。

這樣有才華,有能力的教授,若只是因為捕風捉影,承受不住輿論的壓力,就此放棄醫療的行業,未免太過可惜。

至少到目前為止,所有已經公開或者非公開的資訊裡面,沒有找到任何曾教授抄襲或者剽竊他人勞動成果的資訊。更何況,在同一個研究組,發表的文章帶有提名,而按照科研領域內的規則,專利權一般歸課題負責人所有,這是一項共識。

畢竟提供思路,遠遠要比做事要更加困難和關鍵。所以,在科研領域,針對曾教授的處理是否妥當,曾教授是否因為自己學生的刻意背叛而心灰意冷,或者是對行業內的規則不滿,而選擇了辭職,放棄了自己堅持了半生的行業,我們無從得知。

但是,從目前曾教授接觸過的病人,以及本人瞭解過的曾教授的同事瞭解的情況來講,曾教授不論是從醫德醫風,還是專業技術,還是做事為人來說,都絕對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也不是那種會剽竊他人勞動成果的人。

若是因此就損失瞭如此頂尖的教授,是我們大眾的損失,損失瞭如此優秀,提名院士的優秀教授,是我們國家的損失。

下方的評論自然是一面倒,全面征討所謂的‘叛徒’。

……

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流量即一切,為了蹭流量,不能夠小瞧任何人的能量。

竟然還真有網友把曾教授目前的生活照給翻了出來,發在了網路上。曾教授之前作為全國都知名的教授,所以網上的宣傳照片,依然存在著,而只要稍微一對比,就能夠識別出來是他。

曾教授大概六十歲的年紀,個子不高,就一米六左右,但身材依然板正,整個人穿著非常樸素的長袖襯衣與黑色布褲。

但是。

即便身著簡樸,卻仍然透著一股儒雅之風。

生活照裡面,有他與人下棋的照片,他在笑,從照片裡面就能看得出來笑容十分和藹,還有一張是他買菜的圖片,就和普通的老頭一樣,還是拿著錢包,看不出來是他給攤位老闆給錢還是在被找錢。

另外一張照片則是曾教授遛狗的照片,這張照片只有他的背影,他身材比較瘦弱,影子被夕陽拉得有點長,他牽著狗,但頭卻微微仰望著,似乎是在看著遠方!

背影裡,有說不出的落寞。

下方的評論裡,有一個非常關鍵的評論,被人頂到了熱門。

“這本該是一個拯救蒼生的英雄,卻被硬生生地逼成了尋常的老人。或許,最後那張照片,他就是想著曾經的自己。”

“這個年紀,那雙手,去用來買菜遛狗,多麼可惜啊!”

“曾老,我希望你能夠安然養老,保養身體,但又想你繼續從醫,拯救那些需要你的病人。心情好複雜啊!”

陸成看到這些圖片的時候,其實心裡也是狠狠地震撼了一下。曾老的年紀,最多就只是比李東山他們大上四五歲,這個年紀,絕對不算大,雖然六十歲是法定的退休年齡,但是像他們這種教授,幾乎百分百會被返聘,繼續被科室和病人需要著。

提前頤養天年,看起來是輕鬆閒適,但是,他這滿胸的才華,本該可以救治更多的人,卻只能用閒下來的餘生下棋,這真是他想要的生活嗎?

恐怕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