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黎是真的惜才,所以對陸成比較有好感而已,所以才專門找他談了下,願意給他足夠的機會。
當然,同時學習也是相互的,在陸成的身上,他希望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東西,他是老了,不管是思維也好,還是路線也好,到現在為止已經定了型了,若是再想去改變什麼,那麼路就走得岔了,他在現在的路上都走了半輩子多了,沒必要去為了所謂的新,而去半路當學徒。
當前他自己的技術水平已經是可以為自己所遇到的任何一個病人負責,這就已經做到了當醫生的職責。即便陸成,想要達到他現在的水平,都還有很長一截路要走。
別看相差得看起來不遠,但其實陸成的路,也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
至少透過陸成做的那個pasta來看,陸成還沒有完全走出自己的路子,還在處於往上爬的階段,因為杜黎在陸成的手術過程中,看不出來任何的手術思路和所謂的理念。
每個比較成熟的運動醫學醫師,都會有自己的理念和體系。杜黎在這個行業裡混了這麼多年,大概一些理念也多多少少了解過,但是陸成身上沒有,好像他就是僅僅憑著自己的精湛技巧去做手術的。
但是,若是在自己熟悉的人當中,在他們手術的過程中,都會有一些獨屬於自己的習慣,比如說術中的一些小技巧,或者術後對病人採取聯合鎮痛等方式。
“你今天上午,就先和康橋他們瞭解一下科室裡的基本情況吧,管不管床位的話,這個問題我還暫時沒想好。到時候我再在科室裡面說!”
“按照道理來講,喊你現在去管床,其實有點浪費了。”杜黎聽到陸成說的以後想學什麼就講出來的話後,便對陸成如此說道。
陸成聽完,趕緊把話接了過來,說:“杜老師,這邊的進修醫生怎麼安排的,我也和他們一樣就好了,不用特意地安排什麼了。況且我也想嘗試以下這邊快節奏的管床醫生的生活。”
這是實話,開玩笑,這邊的病人,每天八九臺手術,出院八九個,手術八九臺。這節奏絕對是以前在常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好多倍了,這四個管床醫生到底是怎麼運轉得過來的,陸成很想深入地瞭解一下。
你想啊,一個病人對上級醫生來講就只是手術,但是對管床醫生來講,有入院病歷,手術談話,辦理出院,還有跟臺手術,整理出院病歷這些,需要的就是時間。
而且每一步都不能跳過,不能入院病例都還沒寫完,病人就去手術了吧?談話沒談,就拉去手術檯上?上級肯定會把他們打死的。
返身到醫生辦公室的時候,陸成便看到了格外熟悉的一幕。
不止是鄭康橋、佘會幾個人在忙,整個科室的下級醫生都在忙碌著!
“電腦給我用下,我開個術前醫囑,病人都快拉到手術檯上了。”
“我在寫術前談話,馬上就好。”
“給我列印一下,要術前檢查的結果……”
醫生辦公室裡面,一共八臺電腦,但是下級醫生一共有十三個,每個人都在搶!
送手術,開醫囑,談話簽字。
陸成默默地跟在鄭康橋後面,然後就看到鄭康橋正準備坐到電腦前面去的時候,被鄺華一大屁股頂了開,然後鄺華看都不看他,直接就開始開醫囑,手輸入醫囑套,然後開始選擇,熟練的讓人心疼。
而鄭康橋也沒生氣,馬上一轉身,就把一個病歷本給拿了起來,然後找病人談話簽字去了。
然後陸成又默默地跟在了佘會的後面,然後佘會非常雞賊地把陸成拉到了一臺電腦前面,說:“小陸哥,你幫我看著點,他只要一離開椅子,你就坐下去,假裝點來點去就可以了,這是我們組的病歷賬號。用vxcall我。不然這機子太難搶了,我要去給第三臺手術的病人談話去了。”
“不然我就要被上級打死了。”
混亂一片,但每個人都卻井然有序地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事情很忙的時候,這邊也沒比陸成之前在常市的時候搶電腦的場景好多少。
……
而就在眾人忙得有點熱火朝天的時候,忽然科室的門口似乎傳來了衝突的聲音。
九院的病人非常非常多,而且週轉很快,假如每個病人的所有家屬都跟著進到科室裡來的話,那麼早上出入院的這個點,基本上科室裡就成了人堆了,什麼事情都不用做了。
你想啊,早上骨二科出入院的病人每個科室都有二三十個。算上家屬,每個人兩個家屬,那就是百來個人了吧?再算上其他病人的家屬,那絕對比趕集還要熱鬧。
因此每個科室的門口都有一個保安,負責把門,就是為了管控早上出入病房的人員,因為早上是查房和開醫囑的黃金時間,所以最多隻允許一個家屬陪護,特殊情況可以有兩個。而下午的時候,則是會酌情讓陪護或者來看病人的親屬進到科室裡去。
而這個時候,似乎吵鬧聲,就是從門口傳來的。
陸成渾然,這種事情,交給高個子去頂就好了。
然後果不其然,幾個護士和護士長就跑去了門口打聽了情況,再然後,沒過一會兒,忽然護士長就匆匆地跑到了辦公室裡面來,然後一把抓住了陸成,直接把陸成往一個方向拉。
嘴裡說道:“小陸,你趕緊跟我去主任辦公室躲一會兒,外面來了一大群記者,都是奔著你來的。”
聽到這話,所有的管床醫生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