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成馬上豎起了耳朵。
醫學是也是有科班和半路出家的說法的。
這麼講吧,一般的本科生,到了哪個專科去工作,就只能算半路出家,硬著頭皮上的,你要他要一開始就有多少的工作經驗,明顯就是有點強人所難,一個本科生,能夠把課本上的知識給弄明白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單純課本上的東西,看看普通的常見病,自然是夠了,但若是要他去看那種特別專業的疾病,明顯是不夠的。
陸成有把握這麼講,本科教材和骨科的住陪教材,要論背上面的東西,主編來了陸成也可以不服氣!
誰來了都是這樣,陸成敢講這樣的話,雖然陸成只看了幾個月時間的書,但是每一本書他都讀了不下於二十遍,再加上恐怖的記憶力,他是真沒服。
但這又如何,書上只會給你講一些基礎的知識,就比如半月板該不該縫合,之前的韌帶要不要縫,沒人給他講過啊。
那個遊戲上面的面板,也只是讓陸成知道怎麼縫合,怎麼縫得好而已。
說白了,現在的陸成就是個頂級的工具人。
陸成覺得,可能現在林輝要給他講的東西,就是與這個有關。畢竟林輝也是見識過陸成的一部分能力的。
林輝就道:“我們醫學領域,主要可以分成這麼兩塊。”
林輝拿出來了兩個病例本,一本放左邊,一本放在了右手邊,然後他舉起右邊的那一本:“假如這本是科研的話,那麼這本就是臨床。”
“如果打一個比喻,科研講的是我們的眼睛的話,那麼我們可以透過它看得永遠比我們得雙手所能及得地方要遠。臨床講的就是我們做的事情。”
“雙手有多長,若是在不移動得情況下,能做的事情就這麼大。”林輝說完就合抱了一下。
緊接著,林輝又邊寫邊說:“但是,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所有的東西,最終我們都要吸納到臨床上,也就是我們手能及地方,它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提升我們的眼界之後,讓我們的臨床能力更加提升。”
“比如說,你沒有看到過這個世界的高度,你會不會就覺得,你手能摸到的最高的地方,就是醫學的整個上限?但其實,它的上限遠遠不止如此。”
“所以我們就要向上爬,爬的越高越好。”
“在這個爬的過程中,也就是我們在提升臨床能力的過程中,主要有三個工具可以幫助我們。”
“一,我們的臨床技能。”
“這裡你一定要搞清楚啊,臨床技能是技能,臨床的能力是能力。技能是有高低的,而且很容易評定,但是能力的話,每個人的能力就很難量化。”
“技能,不過是能力的組成之一。”
“第二,臨床思維。”
“臨床思維一定是指導你使用臨床能力的關鍵。雖然俗話講,你的屁股決定你的思維。但那對我們醫生,其實不太實用的。在這裡,你一定要是你的思維決定你的技能使用流程和方式。”
“通俗來講,就好比,我們在看一個病的時候,你要把握它的手術指徵,把握什麼情況下要做手術。這是為什麼要做。”
“你會的技能,是告訴你怎麼做。”
“這兩個把握清楚後,你就可以單獨看病和治病了,但這夠了麼?還不夠。”
“在這兩者之上,還有,你還要該怎麼做。就是,遇到了不經典,與教科書不一樣的情況的時候,你還要怎麼做。這是還要怎麼做。”
“在這之上,就還有,你會怎麼放下後,再反思怎麼才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