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它將視聽語言做到了巔峰。
特別是這部電影的音樂。
你或許想不起片中角色說了什麼,可你絕無法忘記片頭那段音樂旋律。
你也絕無法忘記,與旋律相輔相成的斧頭幫之舞。”
可能是自覺對不是專業影評人,所以狐月單方面誇讚了《功夫》這部電影裡的配樂,稱讚《功夫》把視聽語言做到了極致。
但實際上,他說的並沒有錯。
《功夫》裡的插曲幾乎都是韓森親自編寫,每一首插曲都對應著相應的情節,甚至包括一些旁白的音樂聲,都能很迅速的把觀眾代入到電影的情景當中。
在影評的最後,狐月還興奮的寫道:“我對《功夫這部電影的喜愛程度,或者說是我們全家對《功夫》這部電影的喜愛程度,都達到了頂點。
在音樂上,韓森開局即巔峰。
在電影上,韓森依然如此!
甚至我覺得,若干年後,就算把華語電影史翻開來細看,這也是一部數一數二的喜劇片。
甚至把喜劇元素從這部電影裡拋開,單從表現手法和敘事方式來看,這部電影的藝術性都非常高。”
狐月是典型的韓吹。
在音樂上,對韓森的作品狂吹一氣。
如今在電影上,狐月也是堅定不渝的站在韓森的這邊,瘋狂的誇讚《功夫》以及韓森在這部電影裡的表現。
除了狐月之外,許多專業影評人都難耐激動,其中,著名影評人番薯君在大年初一二刷看完了《功夫》之後,再次釋出影評,從各方面對這部電影給予了極高評價。
“二刷歸來,我斷言,《功夫》這部電影,絕對是本世界以來最偉大的喜劇電影之一,甚至沒有之一!”
“這也是本世紀最經典的一部群像電影!”
“那些無以復加的配角,讓每個觀眾都印象深刻,就連僅露面一兩分鐘的角色都能被人輕易的記住,比如開篇的鱷魚幫幫主和他的太太,以及膽小懦弱的包租公、潑辣愛錢的包租婆、笨手笨腳的肥仔聰、但求一敗的火雲邪神、豬籠美女齙牙珍、力大無窮的苦力強。”
“除此之外,總露半邊屁股的醬爆,無惡不作的斧頭幫老大琛哥,販賣武功秘籍的流浪漢,以及愛穿紅內褲的裁縫,斧頭幫的師爺和二當家,都讓人印象極深,甚至每當想起部電影的時候,他們的面龐便會第一時間出現在腦海裡!”
“當然,還有‘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的琴魔高手,以及與森仔在豬籠城寨單挑的農婦、老頭、小孩和大個子。”
“另外,正如狐月所說,《功夫》的配樂相當經典,如果失去了配樂,《功夫》這部電影就見失去了靈魂!”
“比如電影裡用到的古典民樂、經典西洋樂,以及老東海音樂,當然,也有為電影原創的音樂,都非常精彩!你永遠可以相信韓森的音樂創作能力!”
“其次則是無論怎麼猜測都算合理的電影劇情!”
“比如網路上廣為流傳的一段劇情解析,定論整部電影其實是小男孩的一場夢。”
“因為在電影的結尾處,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醬爆在勾搭婦女,包租公和包租婆在散步,醫館的牙醫在指揮交通,而小男孩自己則在糖果店上班。”
“電影前面出現的一切只不過是小男孩的想象,把周圍人幻想為高手,而自己在歷經曲折後,成為一代宗師,但最後選擇低調,抱得美人歸。”
“電影裡有很多左證,都是一些不易被人發現的細節。”
“比如整部電影裡,火雲邪神號稱殺人魔,但卻只殺了一個壞人,即斧頭幫幫主琛哥!”
“再者,齙牙珍很可能是暗娼,琛哥也許不愛女人等。”
“最後,我想提到的一點,就是整部電影裡的一條貫穿全片的暗線。”
“因為整部電影太過優秀,喜劇元素點滿,所以很多人忽視了一條貫穿全片的暗線。”
“這是一條看似是喜劇實為悲劇的暗線,突出的是森仔和啞女的感情線。”
“這條感情線有一個讓我感到唏噓的畫面,就是當森仔在啞女給他遞棒棒糖的時候,森仔其實已經認出了啞女就是他小時候救過的那個女孩,可他卻不敢相認,甚至反手打掉了棒棒糖,只因為那時的他是一個一事無成的小混混,雖然處在最好的年紀,卻無法給啞女幸福,所以他選擇了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