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3章 給爺爺的歌

掌聲雷鳴中,裴雪曼出現在舞臺上。

而在她旁邊,是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老者臉上畫著白臉戲裝,但卻穿著青衣,水袖揮舞,舉手投足之間,瀟灑可見,氣勢相當凜然。

他叫裴永春,是裴雪曼的大伯,和父親裴永真一樣,是京劇圈有名的戲曲人。

在接到裴雪曼的電話後,聽聞是戲曲演出,想要找一位戲劇家扮演MV男主角,以及接手一系列後續的演出任務,大伯父便是二話沒說,拎著行李箱,就從定居地江南,連夜飛到了京城。

五十多歲的大伯父,面容雖紅潤,但須發卻早已皆白,穿著太極衫、黑布鞋,走路時猶如軍士般,腰背挺直。

雖然在業內是小有名氣的京劇家,但大伯父的本職,卻是太極武師。

他開創了一個太極武館,除了培養太極子弟外,還專門教導一些上來歲數的大叔大媽練習太極術,強身健體。

偶爾才會想起自己京劇家的身份。

晨起時,也會一時興趣,過過嘴癮,在旁人驚詫的目光中,於公園裡咿呀咿呀的唱上幾曲。

一唱就是好幾個小時。

但可惜的是,無人問津。

戲劇沒落多年,除非大家,否則,一般戲曲人,每演出一場,都是賠本的買賣。

所以全國各地早已沒有戲劇的容身之土。

所有戲劇家都只是把戲劇當做愛好,而非謀生的職業。

不過,聽聞大侄女有想讓戲劇重燃的想法,裴永春便是二話不說,就從江南飛抵了過來。

一見面,便積極的詢問前因後果。

當看完了《赤伶》的詞曲。

裴永春沉默了好一會兒,才當眾感慨道:

“戲子,曾被歸入下九流的行列,這是歷史所造成的悲哀。”

“不過,自打華夏新朝成立的那天,他們就不再是受封建制度剝削的‘戲子’,而是和大眾一樣,是國家的主人,是人民的一份子。”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華夏戲曲歷史久遠,自徽班進京以來,已200餘載,期間人才輩出,英雄人物比比皆是。”

“而我裴家班的祖輩裴晏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裴永春面露激動:“韓森能把我祖輩的故事寫成一首歌,這是莫大的恩惠,他有心了!單單這一點,就價值無限!更別說,這樣的詞,這樣的曲——無愧於裴晏之這三個字!”

“而且,他還完成了你爺爺曾經的心願,當年,眼看戲曲越發沒落,你爺爺就曾提出一個想法,想要讓戲劇與現代音樂相結合,主動融入到現代音樂當中,再次把戲曲的魅力發揚光大,可惜,難度太大,最終擱淺,如今看來,這個重擔,放到了雪曼你的肩膀上……”

彼時,裴雪曼聽著大伯父激動的言語,也是一陣感同身受。

恍惚間,她甚至想起小時候。

那一天,爺爺拉著自己來到了村落前的戲臺。

一群京劇人在唱戲。

臺下一群人紛紛叫好。

那時候,女孩不懂什麼是黃臉白臉,只覺得那唱戲人的扮相異常的恐怖,但又覺得有趣。

後來下雨了,村子裡的人都回去了,有的則躲在屋簷下繼續看,但奈不住大雨磅礴,也紛紛離去。

可唱戲的兩個人卻一直在唱。

自己當時和爺爺一起,看到這個場景,便是忍不住好奇的詢問:

“下雨了,他們怎麼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