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年輕的美利堅演員娜塔莎,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一篇《鋼鐵號》的影評,在全美有超過上千萬人
“雖然我看電影很愛哭,但沒有一次像這一次哭到顫抖,牙冠戰慄,難以自拔。”
“3個小時,途中很多地方,總覺得應該流一兩滴眼淚,但眼框甚至沒有溼潤。”
“直到最後一刻,鄧青思淋著雨,看著岸邊熙攘的人群,向問詢的警官說出“李青思”這幾個字時……”
“直到年邁的老人,講述完隱藏一生的故事,將海洋之心用顫抖的手拋向大海,終於能在睡夢中與李維擁抱……”
“直到鏡頭掃過那些照片,那些畫像,那張李維為她畫的畫像,那張講述著她答應李維學男人騎馬故事的照片……”
“那一瞬間,就像水閘開啟,就像海水終於擊穿沉船的窗戶,情緒就這樣爆發出來……”
我以為我可以看電影看到一半就放下的,但這一次我沒有做到。李維和鄧青思互相攙扶著逃離迫害,逃離深海,經歷的一次次絕望,實在是讓人放不下啊!”
“我一遍遍迴圈著《我心永恆》,回想起那些讓我無法釋懷的畫面,我似乎沒有從中理解到什麼,又好像從中理解到了什麼。”
“睡夢中,鄧青思回到一等艙的舞廳,侍者為她拉開房門,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向她揮手、鞠躬,時鐘前的李維轉過身向她伸出手去,李維先生與李青思夫人相互擁抱、親吻,周圍時掌聲雷動……”
“那一刻,活在記憶中的李維和活在現實中的鄧青思終於重逢,再也不會分開了。”
娜塔莎是一名年輕的演員,相貌非常漂亮,在北美具有超高人氣,如果說唐嫵是亞洲第一美的話,那麼娜塔莎就也曾被評委北美第一漂亮臉蛋。
很顯然,這位年輕且具有超高熱情的女演員,對於《鋼鐵號》這部電影,推崇之至。
和娜塔莎有同樣感受的人有很多,所有人都被這部電影裡偉大的愛情所震撼和折服。
與此同時,《鋼鐵號》的全球首日票房也終於披露。
全球總票房12.15億。
其中,單單華夏就獨佔三分之一的票房,高達5.1億的開畫數字,讓所有不看好《鋼鐵號》票房的人,全部閉上了嘴巴。
這個數字,比當初《功夫》上映的時候,還要高出將近一個億。
當然,新電影上映,首日基本都是爆發期。
如果按照正常曲線的話,基本上都是高開低走。
但很顯然,《鋼鐵號》並非“正常”的電影。
第二天,經過首日票房的醞釀,《鋼鐵號》單日票房突破7.1億,打破華夏影史首日票房記錄。
第三天,《鋼鐵號》排片突破40%,單日票房突破至8.6億,再次打破華夏影史首日票房記錄,並且在這一天,微特上掀起了全民觀影浪潮,無數人揮舞著電影票走進電影院觀看《鋼鐵號》,哪怕是那些對《鋼鐵號》這樣的題材不感興趣的人,甚至對韓森與唐嫵都不感冒的人,也是按耐不住全民吹捧的輿論場,購票走入電影院。
第四天,《鋼鐵號》排片突破至47%,單日票房突破至9.4億元,第三次打破華夏影史首日票房記錄。
也是從這一天開始,《人民日報》等媒體跟進報道《鋼鐵號》觀影盛況,全國各機關單位也開始組織動員員工們持票走進電影院,並且一些單位的觀影費用會報銷一定比例,只為了讓國產電影票房再攀高峰。
有著龐大的事業單位人員進場,接下來一段時間,《鋼鐵號》真正成為了國民級的電影,每一天,各大城市的電影院門前都擠滿了人。
這一次,票房分流極少,畢竟《鋼鐵號》長達三個小時的觀影時間,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已經是體力極限,所以很少有人會在同一天看兩部電影。
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鋼鐵號》這一部電影觀看。
這就導致《鋼鐵號》的排片越來越多,而其它同時期上映的電影,基本都屬於躺平暴斃狀態。
在《鋼鐵號》上映的第五天。
整個華夏的觀影浪潮仍然不見消退,一些媒體人員來到電影院,想要看一看《鋼鐵號》的售票情況時,也都是被各個院線的情況嚇出了一身冷汗。
爆滿!爆滿!爆滿!
全都是爆滿!
每一個《鋼鐵號》放映廳,幾乎都達到了95%以上的上座率。
也就是說,平均一百個座位裡,僅僅只有五個座位存在空缺,有的甚至呈現100%的上座率。
更可怕的是,除了都市外,哪怕是在偏遠的城市小鎮,《鋼鐵號》的上座率,也超過了80%,如果只看一些主要院線的話,放映廳幾乎全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