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輕輕拍了拍高宏圖的肩膀。
“朕懲戒東林黨人,南方不少讀書人肯定有看法,包括朝中的不少大人,話說回來,朕若是將黨爭之禍全部怪罪在東林黨人的身上,也是不公平的,依照朕的看法,東林黨人的罪責有三,必須要加以嚴懲。”
“其一,主導了朝中的黨爭,這一點萬曆年間就體現出來了,你都是知道的,天啟年間,東林黨人與魏忠賢抗衡,為天下之大計,這本是得到了很多人支援之行為,父皇登基之後,也懲戒了魏忠賢,可惜東林黨人辜負了父皇的信任,他們掌控權力之後,在朝廷之中,將黨爭推向了極致,頗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味道了。”
“其二,拼命維護自身利益,至朝廷和天下於不顧,東林黨人維護商賈之利益,天下皆知,說起來,這東林黨人與南方很多的商賈,本就是一體,他們得到了商賈的支援,才有這東山再起的實力,朝廷徵收商貿賦稅,東林黨人叫囂朝廷與民爭利,拼命反對,農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反而提議增收農業賦稅,導致天下凋敝,導致走投無路的農民造反,這次查抄的東林黨人,其中一家商賈家中的銀兩竟有三千萬兩之巨,可謂富可敵國,朝廷若是不徵收他們的賦稅,天理不容啊。”
“其三,清談誤國,談論天下大事的時候,東林黨人巧舌如簧,彷彿這治國在他們看來小事一樁,其他人都是蠹蟲,可真正讓他們掌握權柄,就知道謀取利益,打壓異己,做不出任何好的事情來,這種清談誤國的荼毒,已經延續到復社之中,形成的危害太大了。”
“基於這幾個原因,朕必須要懲戒東林黨人,必須要肅清南方之風氣。”
“朕並非嗜殺之人,亦不想殺人,可為了大明之江山,為了天下之百姓,朕不得不殺人。”
“高大人,朕希望你能夠好好的想想,想一想那些東林黨人的所作所為。”
“朕的身邊,不需要吹捧之人,不需要唯唯諾諾之人,朕不是神仙,肯定有犯錯的時候,所以朕需要有人時時刻刻提醒,朕不能犯錯,也不敢犯錯,這天下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已經是淚流滿面的高宏圖,準備再次跪下的時候,被朱慈烺拉住了。
“皇上,臣一定竭盡全力,做好本分之事,臣絕不敢辜負皇上之信任。”
朱慈烺點點頭,再次長長嘆了一口氣。
“高大人,你心中的委屈朕是清楚的,你一心為了朝廷,為了天下,卻屢屢遭遇到誤解,在家中賦閒十餘年時間,儘管遭受了委屈,你初心不變,依舊胸懷天下,難能可貴,朕需要得到你的支援。”
“這天下的局勢,你是清楚的,朕不需要多說,所謂非常時刻行非常之事,朕已經做好了準備,準備接受天下人的誤解與辱罵,朕不在乎,朕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振興大明之江山,只要做到了這一點,朕受點委屈不算什麼。”
“朕打算讓你出任吏部尚書,幫著朕管理大明官吏,朕希望你一心為公,為朕選拔出來清廉能幹之官吏。。。”
朱慈烺還沒有說完,高宏圖再次跪下了。
“臣接旨,皇上之隆恩,臣唯有以死相報,臣一定竭盡全力,做好本分。”
。。。
高宏圖離開的時候,身形有些搖晃。
朱慈烺看著高宏圖的背影,萬分感慨,數千年的皇權威嚴已經深入人心,皇上的幾句話,就能夠讓一些文武大臣肝腦塗地,哪怕是遭遇委屈也不在乎,這種情形幾百年之後是難以想象的,本以為還要多費一些口舌,才能夠讓高宏圖改變看法,誰知道這麼快。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對於史可法與高宏圖這類人,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賦予他們一定的權力,他們會拼盡全力做事情。
當然,駕馭朝政絕非這麼簡單,京城遭遇危局的時候,崇禎皇帝也是完全信任吳三桂、唐通和杜之秩等人,可面臨生死局面的時候,這些人為了活命,同樣轉身離去。
高處不勝寒,登基不過數天時間的朱慈烺完全感受到了,有些話他這個皇帝不能說,有些事他這個皇帝不能做,如果想要扭轉朝中的弊端,他這個皇帝就準備承受數不清的風暴。
高宏圖的身影消失之後,朱慈烺扭頭看著邱致中。
“致中,讓曹化淳、楊文聰、盧元達、龍祖山、鄧世秋、程仲地、胡華山、廖元傑、孫明凱到文華殿,在大殿上等候,朕有話要和他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