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那就好!”朱傳文算是鬆了口氣。
學堂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這些熊孩子釋放精力的好去處。
朱傳文想著,隨即從衣服口袋裡拿出一沓盧布,有1000,遞給夏玉卿。連帶著,還有工錢的出賬依據。
讓夏玉卿交給夏元璋,這算是夏元璋這個月的工資,從賬上扣的,原先想著每個月分紅,夏元璋投資很快就能見效,也就沒提夏元璋工錢的事兒。
現在看來,這工廠的持續投入還得一段時間,從這個月開始,也就得給夏元璋發工資,算是和朱春山持平,總不能讓人家夏家日子過得緊巴起來。
雖然夏家肯定不至於,但朱傳文不能讓人家天天操心還沒收益,還得一碗水端平。
……
與此同時,千里之外的京城,軍機們正在討論著兵部尚書徐世昌和慶親王之子載振遞上來的關東的奏疏。
倆人從去年12月開始,奔走在關東的大地上,這在年關剛過的時節,就依次遞上了關於關東問題的奏疏。
清廷當時要求倆人要對症下藥,提出解決方案。算是想振興這清廷的龍興之地。
經兩個多月數千里路跋涉,徐世昌向清廷提出了《通籌東三省全域性折》,洋洋灑灑十萬餘言,對日後的關東治理可算是成竹在胸。
而載振,按照自己的思路也寫了《治理關東全域性折》,相比徐世昌所言之全面,老辣,載振僅僅是從從匪患、洋務、教育的幾個問題入手。力圖維持清廷的老方案,在關東這片土地上,繼續著全國博弈的格局下,維持關東洋務的小博弈。
倆摺子遞上去就沒了訊息,這不,宮裡那位下了旨意,讓軍機處討論。
近代以來,軍機處有了新的變化,那就是親王領班的制度,這個領班大臣便是慶親王奕劻。
“王爺,老佛爺是怎麼想的?”一位軍機很是謹慎的問道。
庚子回鸞之後,老佛爺似乎越來越沒安全感。眼下皇帝雖然30好幾了,但當權的依舊是西太后。中用的也都是這些親王們,要不然擱在以前,哪有親王領軍機的道理。
還有載振,今年剛剛30整,便成了新立的商務部尚書,一門兩軍機,可算是有清以來天大的恩寵。
“老佛爺說,眾卿各自看著辦。”慶王傳達到西太后的意思,就出宮去了,今天啊他並不當值。僅僅是進來給西太后請安,順帶著傳達下老佛爺的意思。
史上最難,莫過於上司讓你“看著辦”。